一到冬天,你是不是也进入了“吃不饱”模式?一日三餐不少吃,但饿得就是特别快。零食、下午茶、宵夜统统安排上。肚子总算不咕咕叫了,长胖又成了大问题。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为什么冬天这么容易饿?如果这个问题也在困扰你,今天这篇文章一定要看仔细。咕咕叫的肚子,可能是身体亮起的健康信号灯。让我们一起来搞清楚,它到底在说什么。
绿灯丨食物选错,越吃越饿
与饥饿感和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正餐要吃饱。在正餐多吃一些“顶饿”的食物,能解决不少问题。
最能抑制饥饿感的食物,是高蛋白食物,比如瘦肉、鱼或乳制品,或者高纤维食物。很多人饿了会先吃主食,或者白面包、糕点、饼干,觉得它们才“顶饿”。其实这些食物缺乏营养素,只有精致碳水。吃完饱得快,饿得也快,反而会让我们吃得太多!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别忘了,花更多的时间咀嚼和享受你的食物,也能让你饿得慢一点。
黄灯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已经做到了前面几点,但还是频繁觉得饿,那就可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身体给出了黄色预警。看看下面这些雷区,你踩了几个?
1.睡眠不足
缺乏睡眠会影响你体内控制饥饿的荷尔蒙,让人胃口更大,更难感觉到饱。而且当你感到疲劳的时候,也更想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2.压力过大
感到焦虑或紧张时,身体会释放一种叫做皮质醇的荷尔蒙,同样会加重你的饥饿感。很多人在高压下会非常想吃高糖、高脂肪或两者兼而有之的食物。这可能是你的身体试图掩盖压力。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3.无糖汽水当水喝
无糖汽水因为热量低,会被许多减肥人士当水喝。但是这些饮料中的假糖会给大脑错误的信号,让它误以为收到了“燃料”。等大脑反应过来,没有热量可用,就会打开你的“饥饿开关”,告诉你需要吃更多食物摄取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