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一旦被病毒“附体”,就为病毒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它们就在宿主细胞里死而复活,开始了自己的生命之旅。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生命周期是:
1、吸附。就是病毒找到了敏感细胞吸附其表面,感染从此开始,进入了潜伏期;
2、穿入。就是病毒释放出核酸或感染性核衣壳,穿过细胞膜进入胞浆,为自己找到栖息地。这个过程有多种方法,主要有融合、胞饮、直接等三种方式。
融合,就是病毒囊膜与细胞膜融合在一起,病毒整体进入细胞;胞饮,就是细胞以为有营养附着在表面,按常规内陷把病毒吞入;直接,就是某些无囊膜病毒,脱掉蛋白包膜外衣,核酸钻入细胞。
3、脱壳。就是病毒进入细胞后,必须脱去外衣,这个过程不同病毒有不同的方法,主要有依靠细胞溶酶体酶,病毒自身产生脱壳酶。
4、复制合成。病毒脱去外衣后,露出其内部隐藏的核酸,利用细胞里的营养物质,开始复制和装配自己,重新合成核酸分子和蛋白质外衣,这样一个新的可感染病毒就生成了。
5、装配释放。病毒完成复制后,就进行装配。新合成的病毒核酸和病毒结构蛋白在感染细胞内组合成病毒颗粒,这个过程称为装配;而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的过程称为释放。
病毒装配完成就重装出发,通过两种方式释放自己,一种是出芽方式,一种是裂解方式。
不管哪种方式,这个制造病毒的细胞都被病毒利用完了,成为被抛弃的尸体,然后这孵化出的新病毒崽子蜂拥而出,寻找新的宿营地,就是感染健康细胞。
病毒一个复制周期需要6~8小时,可在一个细胞内繁殖出10000个病毒颗粒。它们蜂拥而出以指数级抢占机体健康细胞,以可怕的速度蔓延开来。
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功夫,宿主就遭受到重创而致病甚至死亡。

病毒的来历。
迄今为止,病毒的来历还是一个谜。
但人们根据病毒的一些特性,对病毒的来历有一些猜想。
比如病毒是不完整的生命体,自己无法生存,只是核糖核酸链条片段,但又具有遗传复制繁殖能力;病毒感染需要找到敏感细胞,因此对宿主有很强的选择性等等。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就很可能与其出身有关。
过去有句话很流行,“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难道病毒也是这样?
是的,血统论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它就现实的存在着。不同型的血就不能输入,否则就会要人命。
病毒也是这样,它从什么母体上出来,大概就对这种母体或者同类生物敏感吧。
现在对于病毒的来源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大致有如下几种猜想。
一是回归或退化说。认为病毒是寄生在大细胞中的小细胞或者寄生虫退化而来,它们曾经可以自谋生路,但由于好逸恶劳惯了,渐渐就蜕变成依靠寄生活着;
二是细胞来源说。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DNA和RNA片段,这些残存的片段被遗弃流落到体外,保留了一些遗传特质,但却无法独立生存。但遇到合适的机会,重归母体或类似生物,就能够重获生命。
世界上生物种类很多很多,而且每种生物都有许多种细胞,比如人体就有红细胞、白细胞、神经细胞、骨骼细胞、皮肤细胞等等几百种。
这样每种细胞都可能会产生出病毒,因此世界上的病毒理论上就有无数种。
三是优先或共同进化说。优先说认为病毒是从生命还没有出现前就存在,而且与生物进化与时俱进。
这三种做法都没有严密的证据链支撑,尤其后一种,基本被否定。因为病毒没有生命细胞是无法生存和激活的,生命出现之前病毒存在没有任何意义,也无法识别。
时空通讯比较认同第二种假设,这也是病毒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的宿主最好解释。
时空通讯还有一种病毒来源的猜想,就是自然产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