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是:病毒本身就是一段有机分子,而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有机物,很可能会由于各种环境变幻,随机的合成一些病毒核酸链条,它们在一切地方不断的合成和死亡,并且等待着复活的机会。
这些自然合成的有机分子就近的熟悉和侵入某些生物,复制和繁殖出更多的病毒。
这种来源可以更好的解释病毒可以生物体外存在,细胞来源说很难解释这一点。
因此我认为病毒本身没有一个固定来源,也没有统一的祖先,这或许也是病毒难以穷尽,层出不穷的原因吧。
正是因为病毒出生都有母体和环境,因此病毒对母体及其特定环境的宿主细胞才最熟悉,知道从哪里进入;而这类“熟人”细胞对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病毒,失去了警惕,免疫机制放过了它们,让它们阴谋得逞。
这就是病毒的“出身不由己”所导致的特点。那么“道路可选择”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是病毒的快速的变异机制。病毒由于没有一个完整正常的生命体系,因此在复制繁殖时也不按常规出牌,只会一味超生多生,而没有一个限制纠错机制,因此复制的后代就会有许多错误。
这些错误就让病毒因祸得福,虽然走了“种”,但对宿主的选择就也发生了变化,就变得可以感染更广泛的生物范围了。
这也是病毒难以抑制和根治的重要原因。这就是所谓“道路可选择”,病毒们一直在通过变异,不断拓展自己的感染道路。

病毒为啥难以防范,感染后治疗困难?
这是因为其小而不全的特点所决定。
病毒之小,是用光学显微镜看不到的,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放大数十万倍才能够得窥其一斑。
光学显微镜受到光波波长的影响,最大只能放大1000~2000倍,而电子显微镜可以放大到数十万倍,现代倍数最高的电子显微镜可以放大300万倍。
病毒有大有小,一般在几十纳米到200纳米之间,这次肆虐的新冠病毒在100纳米左右。
1纳米是百万分之一毫米,一根头发丝截面约60000~100000纳米,也就是说一根头发丝的截面就可以平铺摆下78.5万个病毒。
病毒另一个特点就是自己没有生存能力,是一个残疾,需要坐在宿主细胞摇篮里生存。病毒把宿主细胞当战车,与宿主自己作战。
如果要杀死病毒,就必须杀死自己的细胞。
病毒就是因为小,因为可以钻到宿主细胞里生存繁殖,就很难消灭。
目前的很多药物都无法识别健康细胞和被感染的细胞,所以无法剿灭病毒。
细菌比病毒大多了,而且能够单独生存和存在,就可以研究不杀灭细胞而能杀死细菌的抗生素,因此抗生素对细菌有效,而对病毒无效。
病毒还有一个最让人类头疼的特性,就是变异快,即便人类好不容易研究出了一些疫苗和药物,用不了多久,这个病毒变异了,效果就又会下降了,甚至无效了。
因此病毒感染往往只能依靠自身免疫系统来抵抗。
这次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病人就主要依靠自身抵抗力在与病毒拼,抵抗力强的,就好的快生存率高。药物和治疗只是对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尽量辅助病人增加抵抗力而已。
迄今世卫组织只承认有一个药物对新冠肺炎有效,这个药叫瑞德西韦,是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研制的一款新药,尚在临床试验中,安全性和有效性实验还没有完成,因此尚未上市。
人体自身免疫机制主要有三道防线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即是由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构成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构成第二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第三道防线。
这三道防线杀灭了大量的病毒和细菌,使人类能够保持健康。但人体免疫系统也不是任何病毒都能够杀灭的,比如新冠病毒。
这种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刚进入人体,很难被免疫系统识别;当病毒爆发杀死很多细胞时,免疫系统开始反应,但要杀死病毒,就必须连同病毒的战车~宿主细胞一起灭掉。
有时候免疫系统反应过于强烈,就宁肯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结果把大量健康细胞也杀死了,导致肺部严重感染,各种并发症发作,高烧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