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底应该发展支柱产业一直是争议颇多的问题,但今天,支撑上海经济“基本盘”的实际上已经是金融和互联网两大货真价实的支柱。疫情对金融中心来说似乎没有存在过,全球金融城市受冲击之时,上海地位反而上升;互联网则是最大增量,一众独角兽企业形成规模效应,一边直播卖货,一边抢造芯片,软硬两头同时发力。
更有价值的事
眼下的上海,说实话不应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盘算GDP比谁多比谁少上,因为还有很多更有价值的事需要去做。
两件事最为迫切。
一件是疫情过后,怎么带着兄弟省市们一起参与世界城市群竞争,能不能在后疫情时代的竞争格局中适应新规则、抢占新的有利位置。从这个层面考虑,上海建设临港新片区,和长三角小伙伴一起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都是题中之义。而此时并肩而立的兄弟中,多一个全国经济前十省份,恰逢其时。
另一件事则是直面自身的短板——深度老龄化,成本上升带来的留人压力,人口结构背后的经济发展未来隐忧。安徽经济走势的一个转折点就是近年来从人口流出大省变为人口流入地区。现在上海推动五个新城建设布局,各界分析研究每个新城的成长空间,最多的就是相关区域的人口导入潜力。有人,才有未来,才能把洼地变成潜力无穷的发展高地。
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编辑:沐一帆、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