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高中已经不分文理科了,但是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还是能够清晰地感知到文、理科的区别,而二者之间的不同也不只是科目,毕业后也会有很大不同。
学生在每个阶段毕业以后,都会对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又有一次新的认知,而这些认知也让学生们发现了“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间的差距。
在高中毕业时,可能填报志愿就会比较纠结,也比较无奈,因为自己选择的学科未必能够报考心仪的专业,虽然分数有了,可是不能读喜欢的专业也很遗憾。
有了其他学生因为错误的选科与当初想要学习的专业“擦肩而过”,选择对的学生们也会暗自庆幸,而这个时候学生们也会发现,“文科生”和“理科生”有着本质的区别,还好当初没选错。
“文科生”VS“理科生”,毕业后的差距很明显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可能都会有着“理科生”比“文科生”吃香的印象,事实也确实如此,在高中时期选择理科的学生比较多,老师也多,而选择偏文科的学生就会少一些,这都是因为老师告诉学生们理科好就业导致的。
而这种方式又就很大程度上地限制了学生学习,这种“捆绑式”学习让很多学生都吃不消,所以高考制度也是推陈出新,实行了3+3模式,给了学生们想要的自由。
不过这种自由的结果就是学生们“逃避”一些难得高分的学科,改学一些简单的学科,这不利于培养人才,所以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3 1 2的高考模式,两种方式并行,依据省份决定。
但是,就算以这种形式高考,还是很容易将学生们分出文、理,因为一些大学专业已经表明了“立场”,不学物理或是政治的学生无权报考哪些专业标注的明明白白,所以还是有“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差距的。
而学生们在报考之前也会陷入认为文科学习简单的误区,像是今年有很多地区的高考历史让学生倍感“折磨”,只能与热门的专业和大学失之交臂,可物理考的分数再低都能报考心仪的专业,让学生们心理非常不平衡。
所以说文科生和理科生还是有很大不同的,选择理科的学生今年也是赶上了好时机,庆幸自己当初没选错,但是学习文科的学生就不会有什么出路吗?其实并非如此。
学生选科时应该从自身实际情况考虑,而不是存有侥幸心理
首先,有些学生有着聪明头脑,但就是因为要让自己的分数看起来更高一些,所以选择好学习的文科,这是非常不理智的,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对自身才能的一种消耗,也是一种人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