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深消委测评报告中提到,虽然在40位测评人为期一周的测试中,体重有减幅,但有的测评人有不适现象。比如个别人食用Smeal产品后,出现了“轻微便秘、轻微拉肚子、轻微胀气”的现象。
上述Smeal的工作人员认为,这和使用者的个人体质有关,和产品本身无关,“我们的消费者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并表示热烈欢迎任何机构、消费者、KOL监督评测他们的产品。
代餐食品并非适合所有人
测评并不是深圳市消委会一时兴起,而是他们已经注意到了蓬勃发展的代餐粉市场,并将代餐粉比较试验列入了年度工作计划之中。
对10个产品初检后,深圳市消委会第一时间通知了相关企业。对部分企业提出的异议,“证据充分的,我们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再次检测确认”。
针对此次发现的标示值与实际值不符,深圳市消委会认为,消费者参考标示值选用产品,可能存在误导的风险,因此做了详尽的消费提示和指引。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肥胖与代谢性疾病防控科李艳艳博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短期内食用暂不会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损害”。但部分企业违反了GB 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真实、准确”的要求,会对消费者了解代餐食品的营养特点造成一定的误导。
即便实测值高于标示值,这些代餐食品中实测值的脂肪和钠含量也在安全范围内。云无心也对南方周末记者强调,此次测评结果并不指向食品安全问题。受测的代餐产品都是质量合格的,至于标签标示问题,“执法部门会决定是否算做虚标或超标,一般只需要整改标签标示”。
除了建议生产企业定期检测并更新营养标签数据外,李艳艳更想提醒消费者,代餐食品是为成年人控制饮食而专门设计的,由于特殊生理时期人群所需营养和普通成年人不同,“一般代餐食品不适合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儿童、病人及老年人食用”。
在云无心看来,尽管部分代餐食品的营养组成,比很多人吃的常规饮食还要合理,但也难以满足人体的全面营养需求。
“代餐食品可替代一餐或两餐,不可代替全天膳食。”李艳艳说,长时间食用代餐,不仅会造成营养不良,还会导致自身基础代谢率下降,停用代餐食品恢复到正常饮食后,“体重很容易反弹”。
深圳市消委会并不会止步于此次的测评报告。深圳市消委会对南方周末记者透露,他们将密切代餐食品的发展和消费者反馈,“适时开展相关产品的比较试验”。
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