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炬炬革命烽火,点燃了皖西的红色岁月,也点燃了中国第二大将军县的荣光。卧居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百年的历史画卷里,“半壁江山”都在抒写英雄儿女的史话。
![安徽第一大城六安,有多“六六六”?](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17/1645096239RXBeUf.jpg)
▲ 安徽六安: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园纪念碑。 图/视觉中国
这其中不乏开国上将洪学智、解放军24军军长皮定均...而在别地,又有诸如“未名四杰”、“龙潭三杰”之一的胡底、(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陶勇等英豪,为革命事业保驾护航。
![安徽第一大城六安,有多“六六六”?](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17/16450962406iBLHe.jpg)
▲ 革命年代的六安名人代表。 制图/孙大仙工作室
如果说战火纷飞的岁月是一场苦难的磨练,那么建国以后,面临长江巨洪的来袭,六安人用卓越的答卷回馈光阴。
山岗洼地间,没有捷径,便依靠“人海战术”争抢先机。为引水通渠,80万(单日最高)工人劈山凿石,手挑肩扛中构筑起一座“长藤结瓜式”的淠史杭工程。在赤地千里上,造就了如今丰饶的鱼米之乡。
![安徽第一大城六安,有多“六六六”?](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17/1645096240o9L48V.jpg)
▲ 位于史河上游的梅山水库,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高的钢筋混凝土连拱坝。 图/视觉中国
光彩夺目的历史之外,六安人也未曾停下对至真生活的追求。在这里,平平无奇的鸭子过着平平无奇的“就酱”日子。餐桌上的它们,油光锃亮、肤色橙黄、鲜香扑鼻。
![安徽第一大城六安,有多“六六六”?](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17/1645096241q85XGM.jpg)
▲ 六安人吃苦耐劳,很多脱贫户靠着养鹅实现发家致富。 图/视觉中国
“靠山吃山,靠水吃鱼虾”的当地人离不开面鱼、“猫鱼”、小河鱼...正如没有一个六安人不爱喝果汁,以及他们无法割舍的老鹅汤、猪头面、臭干子、风干羊肉与蒿子粑粑...
从文杰辈出的风华盛世到血火凝结的革命年代,从未开化的贫瘠之地到绵延纵横的良田沃野,从缅怀红军的歌谣戏曲到粗犷高亢的“山腔”庐剧,身怀“凌云壮志”的六安,也必将迎来“鲲鹏万里”。
![安徽第一大城六安,有多“六六六”?](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2/17/16450962421kbsB2.jpg)
▲ 安徽舒城:茶园春色美如画,层层茶树犹如大地上美妙的音符。 图/视觉中国
- END -
文丨玥戈
文字编辑 | 玥戈
图片编辑 | 黄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