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束角越大,照明区域越广泛;光束角越小,光线越集中。来看看实拍效果:

△ 15°、24°、30°、45°光束角
24°、30°洗墙效果更好,是最常用的光束角。45°更适合泛照明,让整个空间亮起来。15°非常聚焦,一般用于照亮装饰品、挂画等,可以营造出博物馆般的感觉,逼格高。选择困难症犯了?闭眼买24°就没错,适用度最广。
2 色温:氛围好选3000k,看书做菜选4000k
暖光还是白光,重点看色温。色温越高,光色越白;色温越低,光色越黄。一般家庭常用色温为3000k-4500k。

△ 一般家庭常用色温为3000k-4500k

△ 3000k、4000k色温实拍图
除了偏好,还要考虑空间功能。阅读、做菜、做手工等功能区域,选4000k-4500k,光色偏白,看起来更亮更清楚,操作起来更舒服。休闲空间或者注重氛围的,选3000k-3500k,暖光会让空间放松。

△ 无极调光,治好了我的选择困难症
当然,如果你又犯了选择困难症,或者希望不同场景模式有不同的色温,还可以选无极调光射灯。
3 显色指数:>80够用,>90更好
除非质量比较差,市场上的灯显色指数基本都>80了,一般家庭够用。
当然,>90的更好,餐桌尤其适合选>90,会让餐菜品看起来更美味。
还有>95、>98的,更适合对灯光有极致要求、或者要达到博物馆的照画标准的人,一般家庭大可不必。
4 防眩设计:选择深度防眩,见光不见灯
想要“见光不见灯”的效果,最好选择带有防眩设计的射灯,看不见灯头余光,光照舒服且品质高。

△ 左:射灯不防眩,余光刺眼 右:射灯防眩,见光不见灯
防眩射灯主要有2种:
一种是灯头带蜂窝防眩网,有防眩效果,但会一定程度减弱亮度,而且相对不那么美观;
一种是灯体设计深藏防眩,灯筒通常在50mm以上,更加简洁美观。缺点是射灯相对较长,一般要11cm以上。

△ 左:蜂窝防眩射灯 右:深藏防眩射灯
5 芯片:灯光品质好、寿命长就看它
LED芯片决定了灯具的品质和寿命,好坏差别还是挺大的。选购射灯时,要留意产品采用什么芯片。市面上质量比较好的射灯通常采用进口芯片,如美国科瑞、德国欧司朗、飞利浦等等。
6 瓦数:根据空间大小来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