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这种表示模板让一路跌跌撞撞过来的老玩家们,感到非常不爽。但也确实让新手或者菜鸟玩家们,可以松一口气。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当前市场,做出的“妥协”,也确实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你看过宣发阶段,那支“过去”“现在”“未来”士兵们混战的沙雕宣传片,那你对“2042”中的“门户模式”,应该也有所了解。
说实话,这也算是“2042”正式版给我最大的惊喜。
如果用通俗一点的说法,这个所谓的“门户”,实际上就是战地玩家们的“创意工坊”。它支持自由设定地图、玩家以及游戏规则(包括你能想到的那些怪逼规则),但更重要的是,该模式还为系列的玩家们,提供了来自《战地风云1942》《战地风云:叛逆连队》以及《战地风云3》的模组与游戏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从过去战地中拿来的“模组”“系统”等,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套了个皮而已,从枪械到角色的动作模组,都和原作极其相似。相对来说,只属于“2042”的操作模式,比如临时切换枪械配件、奔跑滑行,便无法做出。这些只属于“战地”系列的差异,在那些只有“想不到”的自定义模式下,产生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化学反应”。
到此为止,你可能会觉得我是这次“2042”玩法改革的支持者,而实际上,可能也确实如此。但也有些不那么让我觉得舒服的部分,我也希望在这里传达给你们。
比如,本作在传统的玩法和门户模式外的另一个游玩模式——“危险地带”,就让我觉得有些不那么开心。如果要用当下最流行的说法,来介绍“危险地带”的话,那么大概没有比“逃离塔科夫Like”更合适的了。
是的,“危险地带”于“2042”,就好像“火线风暴”(战地5中的大逃杀模式)于“战地5”,它们都是往“战地”身上硬套当下的时髦元素,却终究只停留在一切的表面。比起《逃离塔科夫》的局内外成长互通,所带来的风险博弈,“2042”的回报与惩罚,都来得太浅显。它更多时候,只像是让玩家,从另一个视角来理解游戏的窗口。
当然,这些只是作为单排玩家,对于该模式的主观印象,也许四名好友的组队,能够带来更多的博弈与策略乐趣,但那些和我便没什么关系了。
同时,“2042”的国语配音,也是让我头疼的一大问题。
“战地”系列的首次全程中文配音,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其最后摆到玩家面前的东西,却让人笑得有点尴尬。
这种尴尬,倒也不是说水平上不行造成的。我愿意相信2042的配音团队是专业的,但他们所用的台词脚本,着实让我和2042年的世界规模武装组织,想不到一起去……我是说,它们过于“接地气”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台词包括:“小爷我”“哟呵呵”“二踢脚”,就算想要表现角色的个性,这些词句也过于土味儿了,很容易就能将玩家从战争的沉浸感中剥离出去,留下的只有尴尬。
说了半天,《战地风云2042》其实就是这样集所有不那么“战地”,但却又合乎情理的改动,于一身的一款游戏。就像它去掉单人模式,改变兵种设计规律一样,所有东西都在变得更娱乐化,同时也更加“年轻”。你大可以不去喜欢这些设计,但它们的“合理性”,却不会因为主观原因发生改变。
反正,该买的都会买,然后咱们可以再一起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