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葛老师探讨面窝为什么叫面窝,而不是叫米窝的问题。百度百科的说法是,因四周厚而中间薄得干脆成了一个小洞,呈凹状,武汉人不习惯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窝”。这是以炸货工具给食物命名。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发散思维,提两个推理,最简单的,搭配热干面,就叫面窝。另一个,根据北方是兰州牛肉面,南方是湖南牛肉粉的演变来推,来到武汉的北方人头一个开始炸的,在北地人圈中流行,原本就是一个炸面糊糊,类似北方炸物,后来在鱼米之乡,他们发现以米代面,加入黄豆粉,撒上黑芝麻、葱花、盐等,调成浆,再炸,口感更酥脆,这就成了米窝,但最开始叫的面窝,遂沿用下来……
讨论归讨论。
武汉有众多的炸面窝店,与其说店,不如说是摊子。一般是跟牛肉粉、热干面一起相伴相生,不仅仅炸面窝,还会有油条、鸡冠饺与油香等,再配一碗绿豆汤或者蛋酒,讲究的是干湿搭配,天作之合。
比较出名的面窝有谢氏、青山罗氏、熊阿姨、田田、周记,等等,价格一般在一元、一元五角或者两元,不等。
昨天,看到星泰探店的消息,“听说沈阳路熊阿姨面窝复出了,早上特意去支持一下,面窝还是那个味道,葱姜比例合适,米浆也正好,价格一块钱一个,没有涨价,只是吃得有点五味杂陈。现在是父子搭档,看来还不错,以后的日子还要过,希望他们能顺利点。”
是啊!熊阿姨是在疫情期间去世的,她的面窝要无数武汉人怀念。翻看本号原来发布的两篇旧文,不胜唏嘘……
丘濂来武汉采访熊阿姨时,其《我再也买不到熊阿姨的面窝了》一文写道:
熊阿姨的摊位在沈阳路上。没有招牌,是在一家早餐店里租出来的不到半平方米的空间,但看到长队就不会走过了。她的面窝炸得有点功夫。她可以按照顾客的需求来炸——老年人牙口不好,她就只炸“框框”,也就是像面包圈一样松软的边;年轻人喜欢吃脆的,她就把米浆摊放得薄薄的。
武汉的夏天,要长时间站在油锅边,滋味当然不好受。熊阿姨的眼睛被油烟熏得红红的,要用毛巾不断擦拭汗水,还要大碗喝水及时补充水分。每天早上四点钟丈夫帮她磨浆备料。她五点钟独自出摊,要到中午一点才结束。她的丈夫从事保安的工作。就是夫妻俩这点微薄的薪水,让他们能够从湖北黄陂到武汉安下家来,供养了三个孩子读书。她当时对我说“不求孩子成才,只求成人,他们能健康快乐地生活。只要我还提得动勺子、搬得动锅,这个生意就会继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