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广+深”是职场长远发展必需品
研究报告中还了雇主认为大学学习经历能够为毕业生求职和长期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例如主动学习和应用学习这些“高影响力实践”越来越被认为是当代人文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受到教育者的广泛重视。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这些“高影响力实践”也对雇主作出招聘决策产生重要影响。超过4/5的雇主表示,他们会优先考虑聘用有过主动学习和应用学习经历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具体来看,拥有实习或学徒经历的毕业生最具优势(很可能聘用:49%,有可能聘用:41%),其他吸引雇主的学习经历还包括拥有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人群共事(很可能聘用:47%,有可能聘用:41%),大学期间有过勤工俭学或其他形式工作(很可能聘用:46%,有可能聘用:44%)等。
那么雇主如何看待大学经历为毕业生职场长期发展起到的作用?研究人员向雇主提供了一系列有关本科教学目标的描述,结果发现,雇主青睐能够将学习的广度与深度相结合的大学教育,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非常重要:55%,有些重要:38%);
●培养在成长中可以适应各种问题的“多面手式”学生(非常重要:51%,有些重要:43%);
●充分培养就业技能(非常重要:52%,有些重要:40%);
● 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非常重要:52%,有些重要:40%);
●强调“非技术技能”,如批判性思维(非常重要:52%,有些重要:37%);
●鼓励学生与不同人群互动(非常重要:51%,有些重要:39%);
● 涉猎多学科领域(非常重要:44%,有些重要:48%)。
给高校的建议
雇主偏爱接受过人文教育的求职者。高等教育该如何应对这种时代发展趋势?报告中也结合研究成果,为高校可以针对性采取的行动提出建议:
第一,让学生指出并反思这些重要技能。若学生能清楚地了解雇主看重的工作技能,就会让任何专业背景的学生都能更轻松地向雇主阐明,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可以满足岗位所需。
第二,在课堂内外,将个人素养作为学生培养的一部分,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未来他们作为职场人该怎么做。
第三,评估学生所具备的技能和思维方式,以确保他们毕业后已为走进职场做好准备。并且应该是在学生入校时、学习中、毕业后分别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是否以准备好成为职场人。
第四,确保不同背景的学生都能公平地获得高影响力学习经历,这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求职中具有优势。
第五,为学生提供一种向雇主展现自己能力的方式。比如从研究中可知,大学成绩单有用,电子档案袋比大学成绩单更好。
注:
电子档案袋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系统有计划地收集学生在学期间的学业成果、作品、学习心得,以及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形成的集合,可作为学生对未来及早规划,以及求职、申请学校的依据。
最后报告中提及,雇主认为重要的职场能力不会只依赖一门课程,或是一个专业的学习。通识教育是培养这些能力、素养的切入点和基本途径,但是这一途径必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共同促进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