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镇在官方文件和地图上均为“丹阳镇”,但是大家却称为“小丹阳”。这两个如“并蒂莲”般的双子小镇,街道相连,风俗习惯与口音均相同。按照位置的不同当地人称江宁区小丹阳为“北镇”,博望新区小丹阳为“南镇”。
其实在历史上这两个丹阳镇就是一体的,最早在秦朝为丹阳县的治所,于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并入当涂县。但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起由江苏和安徽两省的属县共同管理了。在1895年的《江苏全省舆图》中江宁县的地图上,已经显示江宁县管辖着丹阳镇,并且被标注为“小丹阳”。
江苏省还有个丹阳市
此外,在距离皖、苏两省交界处的丹阳湖、丹阳镇向东100公里左右的镇江市,还有一个县级丹阳市,丹阳市的经济在国内来说是属于发达的地方,于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2019年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20年12月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中排名第40。
那么,这些以“丹阳”为名的湖、镇、市,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丹阳”一名的来历大约有两种:1、在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的《晋书·地理志》中将“丹阳”记为“丹杨”,其缘于“(丹杨)山多赤柳而名”, 丹就是赤,杨与柳古人常常不分,故因赤柳而得名“丹杨”,后来演变为丹阳。2、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赭山亦名丹山,唐天宝中改为绛岩山,丹阳之义出此。”因赭山也为赤山之意山,山南为阳故得名丹阳。
不管怎么讲,“丹阳”一名都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和山峰,秦朝就以两个“小丹阳”为治所设置了丹阳县,并且以丹阳为名命名了境内的最大湖泊为“丹阳湖”。
西汉武帝的建元二年(前141年),将丹阳县所处的秦朝鄣郡以境内丹阳县为名更名为“丹阳郡”,但是郡治却并没有设于丹阳,而设在了今天安徽宣城市宣州区,当时称为宛陵,西晋太康二年(281年),丹阳郡治移到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
直到隋初,丹阳郡辖江宁县、建康县、秣陵县、溧阳县、丹阳县、永世县、句容县。大业三年之后的丹阳郡却只辖江宁、当涂、溧水3县,那么丹阳县去哪了?
此时,丹阳县已于“开皇九年(589年)废丹阳县入溧水县。”到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朝州郡发生大变化的时候,丹阳县已消失了18年。丹阳县又于13年后的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然后过了7年到贞观元年(627年)并入了当涂县。至此,以今天皖、苏两个“小丹阳”为治所的丹阳县走完了它的历史历程,待“丹阳”再次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已是115年之后的唐天宝元年(742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