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说要解放新疆,建设新疆的誓言,他们用了一生去完成。
当年垦荒的战士们,脱掉了军装,如今看来,只是普普通通的老人,找不出那个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青年的影子了。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此生再未离开这片他们亲手开垦的土地。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赫赫战功流传,却说着,“劳动三个月,有菜吃了;半年,有瓜吃了;秋收后,有粮食吃了……”
他们为了不给国家增加负担,集体退出了部队编制,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被记得,这段光荣而充满血与泪的英雄历史,伴随着时代的更迭,他们的老去埋进黄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什么呀?”
这个问题难住很多人。
今天之后,请记得,这个名词背后,是十几万人的热血岁月,是十几万人的无怨无悔。
是将新疆建设成如今这样的奠基人。
如今的兵团有320多万人,562所学校,47万学生……一切欣欣向荣。
而这些辛苦一生的老兵,大多自1949年进疆,到离休,到离世,从未离开过团场,哪怕是去距离不远的和田市看看。
辛劳一生,除了军功章,他们并无更多财富。
而他们唯一的愿望,只是坐一坐火车,去和田看看。
1999年,17名老兵踏上了去和田的旅程。
这些老人,曾在战场上立过功,是“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真汉子;他们来到新疆,垦荒,挑石,种地,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建设新疆。
此时,坐上火车的他们,局促的像个孩子。
有些迷茫的看着日新月异的城市,这曾是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土地,而到了垂暮之年,他们才得见自己的丰功伟绩。
他们说,等我死了,把我和那些战友埋在一起,我们还为国家守好大西北的门!
有时候,英雄不高大健壮,没有盔甲武器,只有血肉之躯。
有些伟大不仅写在战场上,还写在农田里。
参考内容:
CCTV纪录片《真相》:天山忠魂
关于作者:视觉志(ID:iiidaily)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照片妙绘人生,每晚听你倾诉喜怒哀乐,陪你走过春夏秋冬,撑起朋友圈数千万人的精神世界,转载请联系(ID:iiidaily)授权。
扫码我们
聚焦城市记忆、留存城市发展、传承城市历史。我们架起档案为民服务的桥梁,讲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滋养下生生不息的上海故事。这里是上海市档案局(馆)政务平台。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