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隶属关系也是很复杂的,隋唐时从四会,到连州,再到南汉政权时,位于广州的兴王府辖地还远及怀集县!也不知山长水远的,他为什么还直辖着这怀集,而不让周边的州府管。

清同治时,怀集县境图!
从南北朝的436年,到解放初,无论是隶广东还是属广西,怀集县一直发展着,也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县!人口也渐有增加,在明代弘治十五年(1502年)时,全县设城厢和坊郭、西水、独周、务本4里。明嘉靖元年(1522年),增设谭村里,全县分设城厢和5个里,辖18个坊和242个乡村:


到清雍正九年(1731年),坊里改为堡村,划全县为48堡,分属附城12堡,武城司17堡、慈乐司19堡:


清宣统元年(1909年)3月,全县划为7区44堡:
中区10堡,即城坊、河南、柑横、仁亲、黄岗、杨村、石龙、大利、盘村、谭舍;东南区4堡,即阶洞、甘洒、屈洞、渡头;
东北区5堡,即凤岗、罗岗、七坑、汶塘、草朗;
北区6堡,即马举、连迳、欧塘、麦乌、下帅、八甲;
西区7堡,即梁村、高村、纱田、沙帽、秀柏、三丫、连会;
西北区7堡,即亩田、观塘、上爱、草岗、村厢、寨林、蓝钟;南区5堡,即永固、诗洞、又诗、永诗、宁洞。

民国五年《怀集县志》
进入民国以后,因为广西实行民团制度,所以对各地又进行了新的划分,并在几十年间,区划过三次,
民国6年(1917年)将7区44堡调整为6区52团(堡),1429村街。
民国22年(1933年),全县由6区52团(堡)1431村街调整为4区52乡617村街6638甲。
民国37年(1948年),对区乡村再次调整,全县由4区52乡617村街调整为5区27乡259村街。
解放后,几十年间,也因为行政隶属关系,怀集县这种行政区划也分多次进行,西江专区,粤中专区,归高要专区,江门专区,肇庆专区轮番管辖,还一度被撤掉县的建制,和开建县组成怀建县!
县内区划也十分繁杂,什么公社,大队,乡村等等,近来又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发展之下,乡镇的撤撤并并之下,最后才成为现在的2街道16镇1民族乡,326个村(居)委员会。

民国五年《怀集县志》
“七百余载属广西”,这已经成为怀集县的历史!
“八百多年隶广东”,中间虽然断续了七百年,但怀集县与广东的历史,已经开始延续!真正算起来,到现在为止,“隶广东”也有九百多年了,以后也必定继续,怀集县以后的发展,也必定更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