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南部,陇南市西北部。宕昌作为地名始于东晋梁勤建立的宕昌国,隋初改宕州,此后建制多经变革,至1954年正式设立宕昌县。宕昌县下辖11镇、14乡、336个行政村,总面积3331平方公里。

宕昌县风景
康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东南部,甘肃、四川、陕西三省交界地带。康县古称康州,北周置康州,后废并入武州(阶州),1929年置康县。康县下辖18镇、3乡,总面积2958.46平方公里。
康县是“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名优特产有龙神茶、核桃、以康县黑木耳为代表的食用菌等。此外康县还是“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境内有阳坝亚热带生态旅游风景区、花桥村、白云山森林公园等景区。
西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因古西和州而得县名。西汉时于洛峪(今洛峪镇)置武都郡,两晋时为仇池国,北魏于洛峪置南秦州,西魏时改称成州,后经多次变革,南宋时改岷州为西和州,明洪武年间西和州降州为县。西和县下辖16镇、4乡,幅员面积1861平方公里。
礼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县名源于地名“李店”,元设李店文州元帅府,后改“李”为“礼”,直至明朝才正式定名礼县 。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东邻天水秦州区、西和县,西接宕昌、岷县,南连陇南市武都区,北与武山、甘谷县接壤;幅员面积4263.58平方公里,辖22个镇、7个乡,568个行政村。
礼县是秦族、秦文化的真正发祥地,素有“秦皇故里”之称 。名优特产有礼县大黄、当归、羊肚菜、酒柿子等。有甘肃秦文化博物馆、秦第一陵园——秦西陲陵园、祁山武侯祠等景点。
徽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因城北隅徽山下有徽山驿而得县名,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东北部,地处秦岭山脉南麓、嘉陵江上游秦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北接天水市,东邻两当县,西连成县,东南部与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接壤。徽县下辖13个镇、2个乡,213 个村、10个社区,总面积2722.9平方千米。
徽县素有“陇上小江南”美誉,气候温暖湿润,丘陵、盆地相间,境内有徽县三滩风景区、嘉陵江漂流、青泥岭等风景名胜。名优特产有核桃、银杏、狼牙蜜、猕猴桃、烤烟等。
两当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东北部。两当古称故道、固道,秦惠文王年间置故道县,北魏始置固道郡两当县,因境内有两当河而得名,1985年后划归陇南地区、陇南市管辖。两当县下辖6个镇、6个乡、118个行政村,总面积1408.73平方公里,.
两当县地处陕西、甘肃、四川交界的秦岭山区,素有“秦陇之捍蔽、巴蜀之噤喉”之称。
陇南气候温和,风光秀美,山资水色兼有北国之雄浑奇峻,南疆之灵秀旖旎。有全国三大天池之一的文县天池,西北最大的溶洞武都万象洞,国家级重点保护、甘肃唯有的具有北亚热带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观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被赞誉为“甘肃的西双版纳”;分布于全市各县的官鹅沟、三滩、梅园沟、云屏三峡等自然景点,被人们称作“陇上小九寨沟”。

陇南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