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经济发达,另一方面更是战略要地,这样的地方对于任何一个有野心的大国来说,是必须要控制在自己手里的,因为这样才最让自己放心。陶在春秋时为小国曹国的地方,春秋末年,曹国为宋所灭,曹国被灭的时候,陶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也未引起任何波澜。到了战国时期,陶发展的越来越好,但宋国的国力却没有随之强盛,和周边强国比较起来,就显得太弱了。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拿着黄金的儿童行走在闹市是很容易引起他人的抢夺之心的,陶不也是这样吗?
围绕“陶”这个天下之中引起的争战
在宋灭曹之后,随着陶的兴起,宋国在国际间所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首先是魏国,因为西部有秦韩、南有楚、北有赵,都是强者,唯有向东发展是可行的战略目标。其次是楚国,为了阻止魏国在东方的发展,也在策划攻击宋国。第三是齐国,相对于前两个国家,它想夺取陶的意愿更为强烈,除了夺取到这个经济都会为己所用之外,还可以威胁魏国。在这种情况下,公元前286年,趁宋国发生内乱之机,齐国联合楚国、魏国攻打下了宋国,三国共同瓜分了宋国的土地,其中陶归了齐国所有。
因为齐既得了宋国的部分土地,又得了极为重要的城市“天下之中”的陶,引起了秦昭王的愤怒。虽然秦、齐两国相距较远,并且攻宋的国家也不只齐国一家,但秦昭王考虑到齐国得到陶之后对其国家和经济实力的提升,感到极为不安。因此秦昭王联合韩、赵、魏、燕、楚诸国共同伐齐,齐国不敌大败。燕国还因为和齐国的宿怨,在其他五国兵退之后继续伐齐,差点导致齐国灭亡。齐国失败之后,陶被秦国所得,成为了秦相魏冉的土地,后来魏冉死后秦国将陶邑设为了郡,成为秦国东侵的桥头堡和前进基地,为灭亡其他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陶”为什么衰败了
按照从春秋中期兴起到西汉中期衰败计算,陶的繁荣时期大约在500年左右,在我国5000年的文明史中仅占十分之一左右的时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样一个“天下之中”的经济都会迅速衰败至此呢?
一、国家形势的变化。随着秦朝统一全国,实现了由多个小国向大一统国家的转变,大一统国家可以统筹调配物资、资源远不是小国时代可以媲美的,这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方法,改变了国家经济仅仅靠一点一线来维系命脉的格局。在运输方面,在魏国时期就已经开凿了连接河水到淮水的鸿沟,这是在菏水连接河、济、淮、江之外的又一可以连通“四渎”的通道。在粮食生产方面,秦、汉之后可以选择的产地更多。这时,陶在水路和物产方面已不具备多少优势了。
二、黄河决口、改道的影响。这是陶迅速衰败的最主要因素。陶濒于济水,是靠着水路交通网的形成和扩大才繁荣起来的,济水一直被认为是黄河的支流,并且离黄河也不算远,在有史籍记载的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第一次改道之后,到汉文帝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的决口,中间大约500年的平静期,这个时间段恰巧与陶的繁荣期相吻合。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决口,从决口到被堵住决口时间跨度长达20多年。到了西汉结束之后的王莽新朝时又一次决口,这次决口到东汉明帝永平时才完全堵住,时间跨度为60年,经过这两次大的、长时间的决口,陶附近的情况是“陶丘之北,渐就壤坟”,已经都是突起的高地,不能够进行航行了。交通的优势不存在了,陶的衰败也就可想而知,“天下之中”位置不保也是自然而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