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过湘西层峦叠嶂的万水千山,不只是心悦于满目的美景,更多的是心生“高山仰止”的敬畏。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能镌刻出如此的奇山秀水,俊峰险洞。云雾缭绕的张家界不愧为钟灵毓秀之地,超凡脱俗得如同人间仙境,令人瞠目、令人惊叹。
看过冯小刚导演的《魅力湘西》,不禁对湘西文化有着同样的敬畏之情。《边城》中灵动凄婉的爱情故事,白族桑植民歌穿越崇山峻岭的震撼耳鼓,土家族狂野不羁的茅古斯舞,瑶族的爬楼追爱风俗,土家族和苗族传统的哭嫁,一幕幕以震撼人心之势激情演绎。而人们争相一睹的“湘西赶尸”则将魅力湘西的民俗文化推向神秘莫测的高潮之境。
令人毛骨悚然的“湘西赶尸”
赶尸人用辰砂(防腐功效)将尸体镇七魄封三魂,神符护住颈部,施以咒语。手摇铃铛,提醒夜行人避开,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领着一串尸体夜行晓宿,神秘诡谲,令人汗毛倒竖。
一个赶尸人要过三关才能入此行当。首先要有明确的方向感,不能迷失于深山密林中;其次要有常人不及的力道,也就是力气要大;这第三就是要胆量过人,赶尸匠一般把一片树叶放在坟头上,半夜十分让徒弟独自取回,以试探其胆量。过此三关者才能收入门下,成为一个真正的赶尸匠。
《边城》作者沈从文就曾经多次见过湘西赶尸的场面,他这样写道:“经过辰州(今沅陵),那地方出辰砂,且有人会赶尸。若眼福好,必有机会看到一群死尸在公路上行走,汽车近身时,还知道避让在路旁,完全同活人一样。”
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电视节目中,湘西土家族自治州的政协委员伍贤佑先生在1963年见过赶尸,尸体并不是伸直手臂蹦跳着前进的,而是垂下手臂,行走如活人一般。并且赶尸的法师不总是两个人,很多时候,是只有一个人在前面领路,同时负责沿线撒下纸钱。
湘西这一带,山高水远,密林幽深,常有毒虫猛兽出没,古时更有“瘴气”作祟。如果是人死在了外面,想要运回湘西实属不易,车、马难行,而且长途运输会导致尸体腐烂。于是催生了赶尸匠这个行业。湘西赶尸,是巫文化的一部分,属于茅山术的一种,发源于古辰州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四县。
揭开赶尸匠神秘莫测的面纱,其实这也是地域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一种行当。赶尸主要有三点关键的技巧:一药、二杆、三师傅。所谓药,就是专门用来防止尸体腐败的辰砂,在山中长途跋涉、往往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赶到的,尸体防腐是首要环节;而“二杆”则是“僵尸”出现那种让人梦魇的蹦跳现象的关键,赶尸匠将尸体的手都绑在竹竿上,然后抬起来走,因为竹竿特有的弹性和寿衣的遮挡,人们远远地看去仿佛就是一群尸体平端着手在上下跳跃一般。“三师傅”当然就是赶尸匠了,他们要掌握药物和控制尸体,也是重中之重。
落叶归根,入土为安使世世代代的湘西人奉为精神圭臬,也是湘西人对故土眷恋的依依深情。如今赶尸匠早已销声匿迹,但是它却渗透出古老湘西文化最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