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国师是各教中的高人,因修行被皇帝赐予国师这一称号,例如神秀法师和丘处机之类,那他们享受更多的是名誉上的福利。帝王给予的认可是其思想上的认可,这样就给了他们学说学派一定的正统地位,所以说,他们在权力上可能不如太师丞相之类,可是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参政的野心,但是一旦有了国师的称号,对于他们学术和学派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更何况在唐代时,神秀国师的“三帝国师”这一称号,更是像天下宣告了神秀学派的佛教正统地位。

如果这个国师是王莽时期的国师,因为王莽时期的国师指的一般就是刘歆,刘歆所享有的具体权力在历史上记载不详,但仅从他的人物事迹上可以看出刘歆负责的是儒生士子的启蒙作用,刘歆本人对于古文经说十分有研究,王莽更是想借助刘歆的研究及威望拉拢士子的好感,王莽更是令刘歆“典儒林史卜之官”,所以从中看来,王莽时期的国师一职主要是掌管书籍占卜之类的闲事,虽然与丞相、太师相比,没有太大的权力,但没有两把学术上的刷子,相当这个国师也是不行的。
如果这个国师指的是国子监祭酒这一职,与太师、丞相相比,他就相当于高等学府的校长,他虽然不能像丞相和太师一样掌握着国家权力的中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他所掌管的国子监是国家的最高学府,是国家的学术交流中心和人才输出的起源地。国子监祭酒虽然权力不大,但是他的学生们权力大啊,指不定在国子监中受他厚待的贫苦学生,他日就成为一国之相了呢!所以说,这国子监祭酒的国师称号颇有点官员之老师的意味。

如果这个国师指的是太师,在古代历朝历代中,太师其实不是一个正式的官职,多为一些大官的加衔,为虚衔。而丞相则属于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级别的官职,丞相与太师有时可能是一体的,有的官员虽然担任丞相但也具有太师的虚衔,享有多一份的恩宠罢了。
所以说在古代生活中,国师与丞相、太师相比,因朝代不同意义不同,有时会等同于太师丞相之类,但大数时候能够担任此职的人都与学术文化有关,可是想起申公豹那张奸诈的脸,实在与国师这个称号不相符啊。
文:瑞秋
参考文献:
【1】唐初 姚察 姚思廉《梁书》
【2】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