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设汴州总管府,下辖汴州、洧州、杞州、陈州。
武德七年(624年),汴州总管府改为汴州都督府。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设河南道,道治浚仪县(今开封市祥符区)。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汴州一度改设为陈留郡。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李唐的宗亲李勉到汴州任节度使,增筑汴州城(今开封市祥符区)达22里。

汴西楼台
兴元元年(784年),李希烈占据汴州城,僭即皇帝位,自称国号“楚”,建年号为“武成”,以汴州为大梁府治。
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 称之为“东都”或“东京”,这一时期开封正式取代了洛阳,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后梁定都开封十七年,时间虽短,但国家的租赋较轻,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同时,后梁定都开封,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从河洛地区的洛阳转向豫东平原的开封地区,对中国古代的都城转移及政治中心转移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
923年,后梁灭亡,继起的后唐定都洛阳,于开封置汴州。
936年,石敬瑭灭唐,建立后晋,又从洛阳迁都到开封。
947年一月十日,契丹军攻克后晋首都开封,后晋灭亡。
947年二月,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改开封为南京,改汗称帝,定国号为“大辽”,是为辽太宗。[15]
辽军北撤后,后汉立国仍定都开封,951年,郭威发动澶州(今濮阳市)兵变,灭后汉建后周。郭威勤政爱民,大力改革使后周出现了新的气象。
954年,周世宗柴荣即位。柴荣在郭威的基础上,整顿朝纲,改革弊制,在内政、外交和军事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他三次征伐南唐,夺得“淮南十四州”的土地,并恢复了江淮漕运,使开封经济进一步提升。
955年,他又发动10万民夫在原汴州城(今开封市鼓楼区)外筑外城。[16]

北宋东京城

北宋东京城遗址
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宋州(治今商丘睢阳区)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在开封城北40里的陈桥驿(今属新乡市封丘县)发动“陈桥兵变”,以“宋”为国号,建立宋朝,建都东京开封府,历经9帝、168年。大宋王朝是开封历史上和中国封建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经济文化发达、社会生活繁荣,开封城内人口达一百五十万。(《宋史 地理志》记载崇宁年间,开封有二十六万一千一百一十七户,四十四万二千九百四十口。”)大宋东京城富丽甲天下,繁荣兴旺达到鼎盛,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史书更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当时大宋都城开封的繁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东京开封城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16]

清明上河图(局部)

龙亭
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朝灭北宋后,改东京称为“汴京”。
金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到中都大兴府,改汴京为“南京开封府”,成为金陪都。
正隆六年(1161年)初,完颜亮南下侵宋,一度以“南京开封府”为政治中心。
贞祐二年(1214年),金宣宗为避蒙古军锋,迁都“南京开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