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阿里健康医疗服务

来源:新氧
一些消费者看到这里,可能感觉要窒息了。

成本价33元,零售价10000元:
谁在赚差价?
在一些医美机构的宣传文案里,宝尼达被称为“填充界的爱马仕”。
这款成本价仅为33元的玻尿酸产品,从爱美客流转到医美机构,平均价格上涨为2547.5元,毛利率高达98%。
当它注射进女性面部,价格再次上浮到近万元,毛利率高达75%。
但是事实上,在毛利率与净利润之间,还隔着一万个销售员和1名执行医生的距离。
从爱美客的招股书来看,虽然其毛利率高达92%,但是抛开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其净利润其实仅为53%。

其中占据最大成本开支的,正是销售费用。
在医美机构中,类似的情形表现得更为明显。
新氧创始人金星曾经公开表示,“光是与营销有关的成本,如广告费、员工工资等加在一起就占到总成本的50%,剩余20%再付给医生,加上房租水电,医院拿到手的所剩不多。”
净利润低于10%。
医美行业的一般消费流程分三步:
首先,消费者通过各类广告,联系到相应的医美机构;
其次,消费者前往医美机构,与咨询师进行面对面交流;
最后,消费确定交钱,进行医美。

值得留意的是,金星表示,引导消费者完成第一个过程,医疗机构就已经花费了200元以上的获客成本。
大多数在线咨询的人,不会真的前往线下。所以当一名用户到店咨询,他的成本就已经上升到3000元左右。
同理,大多数到店用户也不会最终成交,因此一个成交用户的成本,也就上升到了5000元左右。
也就是说,还没开始打针,医院就已经付出了5000元以上的成本。
与此同时,目前全国整形机构有2万多家,黑诊所占60%,正规机构约为8000家。
但是,目前国内拥有合法资质的美容外科医生只有6000多人,平摊下来,一家医院不足1个医生。
这让专业医生的收费相当高昂。
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一支出厂价为2500元左右的宝尼达,实际售价高达上万元,似乎也就确实可以说是“没毛病”。

爱美之心不死,暴利生意就不会灭
最近在互联网圈,流传着一篇关于咪蒙的文章。
今年4月,隐退的咪蒙重出江湖,创业经营一个新的时尚穿搭类公众号,她说,“胖女孩也可以穿出美丽”。
但是那篇采访文章却透露,在消失的一年中,咪蒙做了数不清次数的医美,包括但不限于抽脂、瘦脸、瘦肩、瘦腿…“能干的我都干了”。
爱美是人之天性,对于目前的中国女孩来说,大刀阔斧的整容还略显夸张,但是割双眼皮、注射玻尿酸等所谓的“微调”项目,却已经大受欢迎。
很显然,只要人爱美的天性不灭绝,在整形美容机构的大肆鼓吹之下,玻尿酸之类的暴利生意就可以继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