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休大败,并且被东吴军队包围,唯一的后路夹石也被东吴军队占领,眼看着要完蛋,幸亏贾逵率部及时赶到,突击夹石,击溃东吴军队,帮曹休打开了逃亡的通道,曹休才逃过此劫。
但曹休也仅仅是缓了口气而已,因为,他回去后,没两个月就病死了,死因就跟此战有关,《三国志·曹休传》中记载:
休上书谢罪,帝遣屯骑校尉杨暨慰谕,礼赐益隆。休因此痈发背薨。
东吴这次搞的诈降计,不但获得了“石亭之战”的胜利,还间接坑死了曹魏的一个大司马,孙权报了东吴军队三次败于曹休之手的大仇不说,政治及战略上的收益也相当客观。
三:孙权三施诈降计,王凌上当,满宠识破,小胜一场
“石亭之战”结束的三年后,孙权又想起了诈降计,他想坑的是曹魏征东将军满宠及曹魏扬州刺史王凌。
至于坑的套路,跟当初坑曹休时,如出一辙。
孙权派麾下的中郎将孙布写信给王凌,也是说希望王凌出兵接应:“道远不能自致,乞兵见迎。”
王凌上当了,但满宠识破了这是诈降计:“刺史王淩腾布书,请兵马迎之。宠以为必诈,不与兵。”
满宠和王凌当时都在扬州驻扎,满宠是征东将军,王凌是扬州刺史,军事上的行动,只有满宠才能下决定权。
正常情况下,上级不同意,下级也就应该放弃,但王凌跟满宠不合,满宠的判断,被王凌忽视了。
但因为兵权在满宠手中,他不同意出兵,谁也无法调兵。
当时,满宠正好有事要被临时召回朝,走前还特意叮嘱下属,不准给王凌兵马:“若淩欲往迎,勿与兵也。”
于是,王凌只能带着自己能指挥的七百人去接应孙布,然后被东吴军队伏击,七百人死伤大半。
孙权这次玩的诈降计只成功了一小半,坑到了王凌,没坑到满宠,战果也不大。
只能说,东吴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诈降计,稍微有点头脑的曹魏将领,都看穿了孙权的伎俩,诈降加偷袭,太不新鲜了。
四:结语
从上述讲的几次诈降计看,虽然手法很老套,但确实管用。
“赤壁之战”坑了曹操,“石亭之战”坑了曹休,就算最后一次没能坑到满宠,但前面两战的战绩,也足以证明诈降计的威力了。
诈降计龌蹉不?或许有很多人会这么认为,可这就是战争,打赢敌军是唯一的目标,过程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相比较历史上,很多以屠城、杀俘等激烈手段为诱饵,引诱对手出战的战例,诈降计还是相对温和的,也相对仁慈。
参考文献:《三国志》
推荐阅读:三国:孙策死后,孙权如何稳定江东局势?为此砍出了哪三板斧?
三国:魏、蜀、吴三份登基诏书表述的玄机,是谁让孙权底气不足?
三国志关羽传里没有记录的三场败仗,是谁打得关羽毫无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