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生怕伊朗加入轴心国,成为德国在中东扩张的马前卒,影响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利益。而苏联害怕德军以伊朗为基地,对苏联的中亚地区展开进攻。
所以,伊朗和德国的亲密关系,成为英国和苏联联手进攻伊朗的直接原因。换句话说,虽然伊朗在二战爆发后宣布中立,但在苏联和德国看来,伊朗有随时加入轴心国的可能。

上图_ 巴巴罗萨计划战略图
第三,1941年德军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以及德军在中东的军事行动,让英国和苏联的担心一步步变成现实。德军的军事行动成为英军和苏军联合进攻伊朗的又一个直接原因。
1941年,德军在苏联和中东方向都有相应的军事行动。
在苏联方向,随着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计划的实施,德军兵分3路大举进攻苏联。英国和苏联成为正式的反法西斯联盟,两国决心不与德国单独媾和,英国给苏联提供的抗战物资陆续运到苏联境内。
而伊朗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成为英国将作战物资运到苏联境内的重要通道——从波斯湾港口出发,经过伊朗国内的铁路,再过巴库将苏联急需的战略物资运到苏联境内。
由于盟国通过北冰洋和摩尔曼斯克向苏联运输战时物资的通道很容易被德军袭击,伊朗对反法西斯盟国的重要性就一下子凸现出来。如果伊朗掌握在德军的手中,德军不仅会卡断苏联重要的外援通道,还会以伊朗为跳板从中亚切入苏联境内。

上图_ 二战苏军
1941年春季,伊拉克“金方阵”政治势力发动军事政变,建立亲德政府。伊拉克的政变让英国惶恐不安。伊拉克政变之后,叙利亚的机场也被德军占领,直接威胁英国在中东的利益。如果伊朗再彻底倒向德国,驻扎在北非的德军和中东的德军对英军两面夹击,英国在北非和中东的利益将彻底失去。这对于号称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而言是极其危险的局面。
总而言之,法西斯势力通过伊朗对英国和苏联构成了巨大威胁,英国和苏联必须采取措施,防止伊朗彻底倒向法西斯阵营。而英国和苏联采取的唯一方法就是进攻伊朗,推翻礼萨汗政权。

上图_ 礼萨·汗(1878年3月16日-1944年7月26日),伊朗国王
从今天的角度看,英军和苏军进攻伊朗是入侵他国领土的行为,应该受到国际法的谴责。但是,放在当时二战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看,英国和苏联的举动也是出于自保和反对德国法西斯的,迫不得已的必然选择。而伊朗这个国家也成为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1941年7月18日,英国和苏联对伊朗下达最后通牒,要求伊朗必须驱逐其境内的德国人。伊朗政府没有听英国和苏联的最后通牒,毕竟伊朗在二战爆发后已经宣布中立。驱逐德国人违反中立原则。伊朗还请美国斡旋,谴责英国和苏联的行动。眼看着伊朗毫无动静,英军和苏军进攻伊朗的行动就正式打响了。
战前,伊朗军队有12万人,陆军有2个皇家卫队师,9个普通作战师,1个机械化旅。伊朗空军有飞机400多架,海军实力较弱,有炮艇和鱼雷艇。英军部队包括2个师和3个旅,苏军从3个野战军中抽组部队参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