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上拱京阙,下控天津,潞、浑二水夹会于东南,幽燕诸山雄峙于西北,舟车辐辏,冠盖交驰,实畿辅之襟喉,水陆之要会也。”——《日下旧闻考》卷108《京畿》
地理位置处于农牧交错带
区域的发展与其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城市发展建设、特色布局往往依赖于大的山川格局和基本的自然资源,并在其发展过程中进行适应性改造与利用。
通州位于北京市辖域东南部,西临朝阳区、大兴区,北与顺义区接壤,东隔潮白河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相连,南和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交界。从大的地理形势上看,通州邻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即农牧交错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这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具有特别的意义。 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古人较早就开始了植物的种植,形成农耕民族,而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古人更多地延续狩猎和动物驯养,保留或形成游牧民族,即从事种植业的汉族与从事畜牧业的少数民族在地域上分离,农耕区与畜牧区之间逐渐有了明显分工。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附近,就成为古代农耕文明与牧业文明的碰撞带,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政权反复争夺的拉锯带,也是汉人与塞外少数民族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接触带。这种特殊的地理形势,决定了北京及通州在汉民族建立的政权中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边疆重镇,在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成为其南下中原的前站,最终在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过程中成为政治中心区域。
位于两大冲积扇之间,多河富水
通州位于北京小平原的中心区域,远有群山环绕,北为燕山山脉,西为太行山山脉,两山围合出西北环山、东南向海的半封闭地形,形如海湾,北京位于中心位置,人称“北京湾”。这样的地形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有利于阻挡北方的干冷空气,迎接东南方向的暖湿气流。
通州全域处于潮白河与永定河冲积平原上冲积扇的交汇处。通州西南、东南部马驹桥、次渠、大杜社、牛堡屯、漷县、觅子店等乡镇及永乐店广大地区,为永定河水冲积、泛滥而成的平原地貌,形成于6000年至2000年前。除马驹桥外,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且多积水洼地,属泛滥平原地貌。潮河、白河出山后形成广阔的冲积扇,其西缘与永定河冲积扇相连。区内北部、西北部乡镇的全部或大部分区域,形成于3万年前,因河道侵蚀呈缓坡状,局部遗留有高岗,阶地间夹有条带状河漫滩,地势较低,遗留有水塘、洼地等。
由于处于永定河、潮白河两大冲积扇之间,一望平川、多河富水成为通州地理环境最显著的特点。潮白河上源有两大支流,东为潮河,西为白河。潮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古称鲍丘水,元代名潮河。白河,古称沽水,北魏名潞河,唐代称潞水。因两岸皆白沙,元代称白河。两河流至密云河漕村东相汇,以下河道称潮白河,为京杭大运河重要源流。
永定河水系现在虽不流经通州,但通州不少东西向河流为永定河故道,如凉水河、港沟河、凤河,萧太后河和通惠河也有可能是在永定河故道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人工运河。
南北向的潮白河水系,为大运河向北延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东西向存在的永定河故道则为沟通通州至北京间漕运提供了可能。这种众河汇聚的地理形势是通州成为北京都城物资供应基地和大运河北端节点的基础地理条件。
取“漕运通济”之意命名通州
自公元前195年建置路县至今,根据通州城市地位的变化,可将其建置沿革演变分为三个阶段。
最初是边镇属县时代,自公元前195年一直延续至公元1151年金代海陵王迁都。春秋战国时代,今通州地属燕国,燕昭王开拓北疆, 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时渔阳郡当辖及今通州地。秦时仍属渔阳郡。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析出渔阳郡南部广阔地区,于蓟城东郊驿路南侧设置路县,且修筑土城,成为今通州建制区划的开端。王莽篡汉,改路县名通路亭,属通路郡,所谓通路郡即王莽所改故渔阳郡之名。东汉建立后,恢复西汉旧称,但改“路”为“潞”,始称“潞县”,流经附近的潮、白二河称“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