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渐汹涌,及至下游,更弥漫,虽涨落无定、迁徙靡常,而乡村从无淹没之虞,行旅亦无阻滞之患,实有神灵默为呵护,前数年叠送大股马贼出没厅境,水势陡涨,贼之西来,阻其东窜,东至者。厄其西奔,贼散之后,水仍消退如常,每逢亢旱,官民祈求雨泽,亦无不立沛甘霖,实属有裨民生”“今柳河密迩陪都,久著灵迹,况又御患捍灾,群情感戴,既据该绅耆等联名吁请,核与崇功报德之义相符。合无仰恳天愿,饬部核议,酌加封号,编入祀典,以答灵贶而顺舆情,谨合同恭折具奏。”
光绪皇帝批复了奏折,经礼部批准立祠,内阁撰拟封号,奉朱笔圈出“显佑”二字以为神号。据《新民县志》记载:“柳河神庙,在县治东大街。清光绪三年新民抚民同知张锡藩奉敕建。民国五年县知事廖彭重修。”
关于柳河河神,新民“父母官”金梁在《瓜圃述异》中有记载:“新民柳河传有河神,为泥鳅精。水发无时,虽寒冰常徒地上涌,顷刻成灾,众皆畏敬之。”
清宣统二年,金梁来到新民府任知府。《瓜圃述异》中记载:“余守新民,莅任五日,而水大至。郡无城,恃铁道为堤防,高过丈。余率众防堵。转瞬已漫堤,兼以风雨,皆将为鱼焉”。突如其来的洪灾,给刚刚上任五天的知府来个措手不及。金梁面对洪水奔至,也变得束手无策。人在面对改变现实世界苍白无力时,往往借助于宗教的力量。在金梁一筹莫展之时,有人给他出了主意,说柳河有河神,是泥鳅成精,要祭拜河神,方能退水。于是,金梁率“商民请祭河神,余焚香,不觉泪下。众有哭失声者。”祭祀后,金梁便急忙返回大堤决口处,督工抢救。民众见金梁不顾个人安危,站立堤上指挥,纷纷上来规劝,怕金梁有所闪失。而金梁坚持不下,连续指挥两天,而水势忽然平缓,顺利进入河槽,免于一场灾难。“次日,众传上游水尤大,闻炮声,知方祀神忽见有云龙引水归河,始幸免。共祝太守爱民能感神,远近盛传不已,至见之报章。”
关于河神之事,金梁一直津津乐道。他在《瓜圃述异》还曾记述河神之事。一次,金梁巡柳河,突遇流沙,马队纷纷惊慌地避开,忽有一人落后,马蹄深深地陷入沙海中,不能自拔。“法常用巨木板,渡人往援,否则援者必同陷入”。周围人见状,赶忙去寻找大木板,可是仓促之间,哪能寻到。于是,大家赶忙请金梁祈祷于神。金梁写到“余默祝之,忽见陷者人马跃起,瞬出险矣。”金梁祈祷后,瞬间奇迹发生,居然跃马而起。
金公堤
当然,金梁也深知,治理柳河,只靠祭拜河神终不是长久之计。河水退去之后便定河策,治理河策大纲为八字“植柳培堤,送水入辽”。对此史籍多有记载。
据《新民县志》记载:
新民于清季始建府治,无城郭重干,而濒于河。盛秋水潦,往往涨溢卫巷,浅则病万,深可容。前太守金公梁,障堤植柳其上,不拆益牢,民赖以宁。
据《光宣小记》记载:
余知新民时,柳河为患,余乃植柳培堤,送水入辽,数年幸不成灾,众既以余名名堤(金公堤——作者注),复立长生位,亦同时闻之。
对修筑金公堤,《新民县志 荣凯修治柳河始末记一卷》记载了详情:
“宣统三年夏,知府金公(金梁——作者注)到任未久,即遭河患,以凯(荣凯——作者注)有所建。殷殷下问,其实凯本无治河之学,不过见景生情,略陈管见,且不敢自信。复同金公乘马勘察,行至县北二十里,有一高大沙岗,登颠远望,全河在目,水势直卫县街。金公亲毕,大为骇然。立谓凯云,此河不治,全县空矣。于是,沿岸查勘,由东转西,日行百余里。金公生长在南方,乘马本非所长,乃竟不知劳顿。”
经过严密调查研究,金梁与荣凯商议,荣凯建议说:“阅西人新书,有以森林治河之说,当时不晓其意,今日观柳岸顿悟。森林治河者即栽树治河也。柳河之命名由于土质宜柳,有柳之处即能成岸,定统而不为患。因凝定植柳培堤四字为纲。”金梁听后,十分赞赏,又议到:“辽河出自县东,转绕县南,曲连营口。柳河由西北流至县南二十里汇入辽水,两河归一。”于是,“送水入辽”四字又为一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