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县,西汉置,今临城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初治今石家庄市高邑县境内,西晋曾为冀州治。隋大业初迁治今址,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临城县,延续至今。
临清县,十六国后赵置,今临清市行政建制的起源。初治今临西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治今山东省临清市,延续至今。
清河县,隋开皇六年(586年)置,今清河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初治今县西北,北宋时期迁治今址,延续至今。
经城县和堂阳县北宋废,不赘述。

唐朝
上图为公元741年唐朝时期。此时今邢台市境内存在上图二十县,分属四州。
邢州,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龙冈县,今邢台市地级行政建制的起源,辖境如上图。后陆续改为信德府、顺德府、顺德路。
廮陶县(后),隋开皇六年(586年)改廮遥县置,今宁晋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宁晋县,延续至今。
青山县唐开成五年(840年)废,不赘述。宋金时期这一带行政区划变化小,不赘述。

元朝
上图为公元1330年元朝时期。此时今邢台市境内存在上图十八县,分属五地。
新河县,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置,今新河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蒙古太宗四年(1232年)复置。故城在今县西,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迁治今址,延续至今。
广宗县(后),蒙古宪宗五年(1255年)置,今广宗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县城同今,延续至今。
洺水县,金置,今威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元至正年间并入威州为州城,明初改为威县,延续至今。

明朝
上图为公元1582年明朝时期。和元朝时期相比,顺德、真定、广平三路改为三府,其余变化不大。

清朝
上图为公元1820年清朝时期。此时今邢台市地区分属两府三州,顺德府辖有大部分地区。不过东部和北部地区,还是属今邢台市境外的地级行政机构管辖。

民国初
上图为公元1914年民国初期。此时今邢台市地区均属大名道管辖,1928年废除道制,各县直属省管辖。

建国初
上图为公元1953年建国初期。1949年置邢台专区,辖邢台、沙河、临城、内丘、柏乡、隆尧、任县、南和、宁晋、南宫、巨鹿、新河、广宗、平乡、威县等县及邢台镇。1952年清河县划入,1953年撤销邢台镇,改设县级邢台市,便是上图的行政区划。
1958年邢台专区撤销,分别划归石家庄、邯郸二专区,1961年恢复邢台专区。1968年改置邢台地区,辖邢台市及邢台、沙河、临城、内丘、柏乡、隆尧、任县、南和、宁晋、南宫、巨鹿、新河、广宗、平乡、威县、清河、临西等县。
1983年邢台市升地级市,和邢台地区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