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女儿女婿也赶到医院,一家人正在商量:要不要采取手术。那时的林叔是清醒的,他说:不碍事,不用手术,打几天针应该就没事了。
女婿和医生长谈了一次,问能不能保守治疗,用药物化解血块,再慢慢吸收掉。医生说:这种可能性不大。如果不及时手术,病人就有可能瘫痪。到那时,会给家人和病人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入院时,林叔住在普通病房。他反对手术,觉得用药物治疗就行了,手术风险太大。
可是,医生说的后果,又让家人不甘心:才60多岁的人,后半生才刚刚开始。如果以后瘫痪在床,那还有什么生活质量?
老伴和女儿开始做林叔的工作,希望他配合治疗。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后林叔同意做手术,他不想让老伴和女儿为他的身体担心。
医生也说:这种手术有风险,可比起瘫痪的后果,手术还是值得做的。毕竟,不做只有瘫痪一种可能,如果手术成功了,病人后面几十年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带着对手术成功的希望,林叔同意手术,老伴也在手术单上签了字。进手术室的那天早上,林叔满怀希望地说:没事的,手术完了我就能很快出院了。
手术进行了6个多小时,术中医生又让家属签了几次字,大家的心情变得异常紧张。林叔从早上8点钟进的手术室,到下午2点多才被推出来。医生说手术很成功,病人要留在ICU观察。
从手术室出来,林叔身上插上了管子,各种检测仪器不停地闪烁,显示病人的生命体征。
当林叔从手术室推出来的那一刻,老伴就开始后悔:如果不做手术,老头子人是清醒的、也能正常说话。如果手术不成功,那等于是害了他。老伴的担忧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藏着,不敢说与女儿听。
03.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如果,一切都不可能提前预知
手术后,林叔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医生说,等麻药过了,病人会慢慢清醒过来。后来,林叔醒了。医生说:病人血相不好,要在ICU病房里多待一些时间。
老伴在医院想要多陪陪老头子都不行,只能隔着窗户看着他。等时间到了,才能进去和林叔说会话。老伴问他好不好?老林只是摇头。老伴宽慰他说:等过了危险期,转到普通病房就好了。
老林睁开眼睛无奈地看一眼老伴:你放心,会好起来的。
在医院里的时间,总是过得很慢。前后二十多天了,林叔还没有从ICU病房里出来。
医生说:手术是成功的,只是病人免疫力不太好,有轻微感染。他要能挺过去就没事,如果低烧持续不退,就比较麻烦。
老伴天天祈祷,希望老头子平安无事,能渡过这一劫。女儿女婿也天天往医院里跑,可每天只有一个人能进去看望老人。
大家都很着急,可是又能怎样?在医院就得听医生的。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当医生让你在手术单上签字,就要有承担可能出现风险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