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大部分人在签字时连内容都没有看。关键是那个时候,谁会静下心仔细阅读呢?以为那是医院例行公事,毕竟手术成功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就像女儿剖腹产手术,你能因为手术有风险不签字吗?所以,人们还是愿意相信医生有能力把手术风险降到最低。
可是,一旦手术没有朝着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会怎样呢?病人遭受了手术的痛苦最后还是走了,这让活着的人怎能心安?
人们不禁会想,如果当时没有选择手术,而是保守治疗,也许病人就可以少遭许多罪,还可以在最后时刻,享受亲人在身边的安慰。
可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如果,一切都不可能提前预知。

04.一个人从生到死也就是一个过程
四十多天时间,在健康人眼里,也就是转瞬即逝的几十天。可对于林叔一家人来说,就显得太过漫长。
林叔入院之前是一个身高178CM、体重78KG,身材健硕的人。从摔倒到住院,也就几十天时间,林叔整个人看上去,已经瘦得判若两人。
当医生告诉家属:病人的各个器官开始衰竭,他们正全力抢救。老林的家人心痛到不能言语,他们真的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可是,该来的是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家属要求,能不能把病人转到普通病房,让他们好好陪陪老人?
医生拒绝了:他身上插着各种管子,如果搬动可能会加速病情恶化。
当眼睁睁地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一点点被病魔耗尽。对身边的亲人来说,是一种怎样的折磨?

最后,还是老伴提出:把老头子身上的管子都拔掉,让他住到普通病房。他们只想在老人最后时刻,好好陪陪他。
拔掉了各种检测仪器,老林像是被解放了一样。尽管病人已经很虚弱,但他还有意识。他闭着眼睛,嘴角露出了微笑,像是对大家的回应。
病人已进入生命倒计时,但有亲人陪在身边,林叔心里踏实多了。女儿从家里拿来父亲生前最喜欢的衣服,给父亲穿上。老伴把老人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像是准备赴宴、又像是参加重要会议一样。
最后时刻还是到了,老林突然从昏迷中醒来,他看着身边的亲人,眼里涌出泪水,断断续续地说: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
林叔看向老伴,眼里是满满的不舍:好好活着,要看着乐乐上大学……
别哭,照顾好你妈……这是林叔说得最后一句话。
女儿握着父亲的手,已泣不成声。

写在最后:
生与死是人世间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像有生就有死。可是,当新生命到来的时候,带给人们的是喜悦和幸福;而当生命离去的时候,却是那么让人悲痛欲绝。一个人到底要有怎样的修为,才能做到在面对亲人离去时,能平静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