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物!
核心内容提要
提到捷克研制的自动手枪,军事爱好者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大名鼎鼎的CZ75系列。不过CZ75属于二战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二代军用手枪,其实在其列装之前,捷克军队已经装备了一支不太为人熟知的同类武器,虽然它没有像CZ75那样的名气,但在结构上传承了欧洲和捷克前辈的成熟经验,设计上也不乏独创之处,因此具有坚固耐用、可靠性好、火力强等优点,是一件可圈可点的优秀军用武器,这就是捷克在二战后设计生产的第一支大威力军用自动手枪——CZ52。
捷克军队装备过的数代军用自动手枪。上面一排属于外形较小的自卫手枪,自左至右分别是CZ27、CZ70、CZ83;下面一排为全尺寸战斗手枪,自左至右分别是CZ38、CZ52和CZ75
结构详解
CZ52由捷克斯特拉科尼斯兵工厂研制,于1952年被捷克军方批准采用,并列装部队,被命名为CZ52。
该枪是一款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滚柱式刚性闭锁机构、并使用8发单排弹匣供弹的军用手枪,发射机构为单动式扳机、回转式击锤击发,设有击针自动保险。该枪外廓线条简约硬朗,甚至显得有些粗笨,以致于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支武器时很难马上接受它,但在实际操作后,就会发现该枪其实颇为精巧,而且操作简便,机构结实可靠,加上威力巨大,与发射同样尺寸枪弹的苏联TT30/33手枪相比,在设计和加工水平上均要高出许多。
CZ52全枪可分为枪管组件、复进簧组件、套筒组件、套筒座组件和弹匣组件几大部分。
虽然当时捷克属于社会主义阵营,但其开发设计的CZ52手枪(下)与苏联的托卡列夫TT33手枪(上)结构和外观都截然不同。并且尽管两者所用枪弹尺寸相同,但CZ52的枪弹威力更大,两者枪弹不可通用
枪管组件
枪管组件由枪管、枪管座、枪管座销、闭锁楔铁和左右闭锁滚柱组成。
枪管为圆柱形,后部弹膛部分略粗,枪管内有6条缠距为240mm的膛线。枪管座为顶部带弧形的方块状,上部有与枪管配合用的通孔,下部左右各有一个矩形闭锁滚柱槽,底部则有一个用来容纳闭锁楔铁的方槽。枪管后部弹膛部分与枪管座上的通孔采用过盈配合方式结合,下部另有一个销子将二者再次固定。闭锁楔铁套在枪管上,侧面看像水平放置的L形,长臂部分伸入枪管座底部的方槽内,前部套在枪管外缘上,可以沿着枪管前后滑动。闭锁楔铁下部前后各有一个撞击平面,中间还铣有一个斜槽和一个圆孔,用于在分解套筒时使用。闭锁楔铁的长臂前端左右对称地各铣有一个半圆弧面,形成舌形部,这种形状既用于闭锁时将左右闭锁滚柱推入到套筒内的滚柱闭锁槽中去,同时也方便开锁时给滚柱让位。左右闭锁滚柱是全枪最关键的一对小零件,它们对称地安装在枪管座下部两侧的闭锁槽内,滚柱本身为中间带环槽的圆柱形,光洁度、精度和材料要求都比较高,上下配合圆柱面都经过磨削加工。
从枪管组件上分解下的闭锁楔铁、两个闭锁滚柱和销子
复进簧为单股钢丝缠绕的圆柱螺旋簧,套在枪管外围,其前端抵在套筒口内壁上,末端压在套在枪管上的闭锁楔铁前壁上——这种布局有利于降低套筒和枪管的高度,使射击时传递到射手手腕的力矩有所减小,降低射击时枪口的跳动,有利于快速射击和提高射击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