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因为大家都不能出门,所以很多人都在家进入了“宅”模式,天天都是起床→吃饭→床的这个循环模式,也有很多人在家中研究美食的做法,据说很多美食菜谱软件都崩溃了,但是这段时间的“宅”下来,很多人胃病发作或者复发,出现了腹胀、嗳气、恶心、进食即饱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自己吃奥美拉唑、吗丁啉等胃药效果也很不理想,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又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那么这篇文章就详细谈一下这个问题。
消化不良,借用一位前辈的说法,这个疾病在消化系统的常见程度相当于呼吸科的“感冒”,非常常见,很多消化科的疾病都伴有消化不良症状。那么这个消化不良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其实这些消化不良症状的出现,都是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很多人觉得“胃”很强大,其实胃是很娇嫩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很容易“伤胃”的,尤其是本身就有胃炎、消化不良等情况老胃病患者更加容易导致胃病的出现,正所谓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就是这个意思,胃不是一天“伤”的,所以治疗也不是一天就能“养”好的。而且很多人把胃病的治疗寄托于某些药物,期待一两种神药进行治疗也是不现实的,那么下面我就先谈一些如何进行日常的调养,然后再谈一下相关的药物治疗,帮助大家学会如何科学合理“养胃”到“治胃”。
一、胃是如何被“伤害”的?
1、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
很多人都知道胃是“消化”食物的,但是这理解并不是特别完全,消化与吸收并不是胃一个部位完成的,我们平时所吃下去的食物都是经过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排出体外这个过程进行消化与吸收的。
如果把口腔形容成一部“粉碎机”的话,胃的作用呢就相当于一个“磨盘”,在牙齿把食物“切除”成小块之后,经过食管输到胃内后,然后胃这个“磨盘”会分泌胃液(也就是咱们说的胃酸、消化酶),然后把食物与胃液搅拌后“磨碎”,然后把这些稀糊状的食物送入十二指肠进行进一步消化,然后再进入小肠进行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最终吸收(这里会有人问大肠是干嘛的,大肠简单说就是把即将变成粪便的食物里面的水分以及剩余能吸收的吸收完后形成粪便的地方以及可以储存大便的位置...这里就不细谈)。
2、胃的损伤是怎么造成的?
我们在简单了解了消化食物这个过程后,我们就可以理解胃是怎样被“伤”的了,如果日常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话,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狼吞虎咽的话,肯定会伤到胃的,简单说,“磨盘”如果空转的话肯定会有磨损的,胃也是这样,这也就是为什么会经常让一日三餐准时吃饭是最好的,因为生物钟的原因,人体的消化系统会在这个时间进行一系列的准备,等待人们的进食,例如胃会在这个时间分泌胃液,进行蠕动。
如果这个时候没有食物进入,那么这就相当于“磨盘”空转了,而且空转的时候也会导致“磨损”的发生,也就是胃黏膜损伤,进而胃液中的消化酶、胃酸等会对胃壁造成损伤(正常完整的胃黏膜是有一个“保护层”可以阻挡胃酸对于胃黏膜的损害的),进而出现胃糜烂、胃溃疡的发生。
而且如果日常进餐时间不规律,也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的紊乱,从而使得胃不知道合适进行蠕动以及分泌胃液才好,这样就又会导致消化不良的发生,这也就是经常说的“胃动力”问题,胃动力不好肯定会影响“胃排空”的能力,从而造成消化不良。
二、胃到底有多重要?
上面谈消化过程中,可能很多人看到小肠才是吸收消化食物的主要位置,就会觉得胃没那么“重要”,反正也吸收不了多少营养,其实胃本身的蠕动在消化系统的地位就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如果胃不能正常蠕动的话会导致整个消化系统的“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