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和谐”
文 | 宋宏建
所谓“和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解释为:“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提出“和为贵”的观点。《论语·颜渊》中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的说法;宋代林逋的《省心录》中也讲:“和以相处,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以上,都为古代的君子设立了一个标准:即一个人的视野,如果达到君子的境界时,什么人都可以成为兄弟朋友;而只有做到对众人宽和相处,对下人宽厚相接,对有过失的人宽恕相待,才能达到君子的标准。
2500年前,在那样物质极度匮乏的封建社会里,一代圣人孔子憧憬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见《礼记·礼运》)等,无疑就是政通人和、物阜民康之和谐社会的理想写照。另外换个角度,我们再从玉雕大师黄永顺等人创作的《大千佛国》图上也可看出:慈祥平和的佛祖端坐于宝象莲台,沉稳灵秀的弟子们各司其职;苍松翠柏亭台楼榭之中,云海青崖飞瀑流泉之间,或琴棋书画或打坐参禅或降龙伏虎或骑马挑担,其中83个栩栩如生的寸马豆人,不就是浓缩了一个为君施乐、为臣勤政、为民乐业(当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极乐世界胜景吗?
谈到“和谐社会”,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而且包括人与万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和睦相处。翻开我国的古代诗篇,这样的美景不乏其例:“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是李白心中人与天地、禽兽之间的和睦相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辛弃疾眼里人与植物、鸟虫之间的幸福家园;“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这是柳永笔下人与万物、自然之间的美好世界……。所以说,和风细雨、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顺致祥、和衷共济等等,历来是中华民族追求的传统美德与理想社会。
中国人“贵和”,在其辉煌灿烂的文学史册里,不仅有着诸如“将相和”、“王昭君”之类人与人之间的千古佳话,而且留下了诸如“结草衔环”、“岁寒三友”之类人与物之间的经典故事。1998年,我国著名作家李准先生率大陆作家访问团到台湾,与台湾海基会的焦仁和握手后,曾问对方名字的含义。焦答因出生于河北省的仁和县,祖父就以地为名了。此时我们的作家未雨绸缪,娓娓道出“和”字的深层内涵:“调也,谐也,合也”。“和”字的大写为“龢”,右边是(声符)“禾”,左边是(意符)“龠”。“龠”字是“人”字下面三个“口”,表示它是中国很古老的一种用竹编成的乐器,叫做“笙”。笙在中国传统乐器中最不响亮,但它一吹起来就产生了和谐。笙的功能就是营造和谐,正所谓“以和众声也”。笙有两种:“大者名巢,小者名和”。人和就是“笙”,也就是“生”。并希望在海基会负主要责任的焦仁和,能够在两岸关系中起到“笙”的作用。
最后,在焦仁和激动地赞扬大陆作家文化底蕴深厚时,李准先生又意味深长地说:“这是咱们中华文化比西文高明的地方。我们讲‘和为贵’,‘和气生财’。‘和’才是人类的最高追求,而不是‘争’。海峡两岸应当立足于‘和’,而不要再‘争’下去了。‘争’的结果对双方都不好。天地之大,莫大于和;天地之美,莫大于和;德莫大于和。”中国有句古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今天,如果台湾各党派的领导人能够重温上述话时,想必也会感慨万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