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谁能战胜自己,那么这个人就能够战胜一切。
我们学习了太多如何与人相处的教条,却忘记了最为根本的一点,即如何与自己相处。
一个不会与自己相处的人,也一定不会与他人相处。
Part.1
对很多人来说,杨绛是“女神”无疑。她有完美的爱情、幸福的家庭、杰出的成就,而她整个人亦是从容优雅的代名词。
其实,她的人生并非总是顺风顺水,但她懂得与自己相处。
如何走过战争与动荡,在长达一百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不争不慌的状态,是杨绛身上最大的谜。
也许,答案就在她自己的阐述里: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在年轻时认真经历生命的历练,学会与自己相处,方能在岁月中优雅地老去。
我们经常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实最重要是的人自身的和谐。
我们的内心有无穷的欲望,又有无穷的矛盾。
不妨看看自己的心,其中有多少妄想在此起彼伏,又有多少情绪在纠缠不休?
在这些没完没了的念头中,我们就像波涛上摇曳的孤舟,时而被冲向这里,时而被甩向那边,片刻不得安宁。
可是这些念头真的值得你追求吗?杨绛就是一位追求有意义的念头的女神。
比如她一生酷爱读书,并将这一习惯保持了一生。她的这一爱好来源于父亲。
杨绛的父亲是高级知识分子,读书是他的一大嗜好。
杨绛喜好和父亲谈论读书,同时又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审美。比如,杨绛喜爱李煜的词,父亲推崇杜甫的诗。
就读书这件事,他们父女二人还有过这样的对话:
“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不好过。”
“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一星期都白活了。”
无论是留学英国,还是耄耋之年,杨绛最大的爱好,也只是回家读点书,做点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