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全车人都吓得目瞪口呆,觉得杨绛此命不保。
也不知是何缘故,听杨绛一声吼,那名滋事的日本兵竟退了回去,未再纠缠。算是侥幸。
杨绛想想也后怕,次日,便更改了上班路线。
可见杨绛也是一位懂得与自己相处时正视孤独,不随波逐流的女神!
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正视孤独,然后找到一条可以跟自己更好相处下去的路。
Part.3
其次,坦然接纳自己、完善自己。
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我们都会有不足,有失望,有难题,它们是人生的一部分。
光是接受这些事实,对我们而言,就意义深远。
所谓成功学喜欢灌输这样的观点: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谁能战胜自己,那么这个人就能够战胜一切。
人们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长期以来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作祟,人是有征服欲的。
所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说到底也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其实在自我斗争中不存在战胜问题,而是一个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不断地自我完善的过程。
每个人的潜能不同,成功只意味着能够达到自己的上限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说,战胜自己是对自己能力的恰当评价,是能力的尽情发泄。
生命不是比较,不是战胜,而是接纳和完善。
对于名誉,杨绛一向看淡,她更在乎的是身边人如何。
无论身处如何艰难的境地,只要能支持所爱之人实现抱负与价值,杨绛都毫无顾忌地付出。
钱锺书的惊世之作《围城》是在杨绛放下才女身份,甘当“灶下婢”的付出之上写成的。
当钱锺书告诉杨绛自己要写长篇小说的时候,杨绛特别高兴。为了让钱锺书全心全意投入写作,她还建议钱锺书减少学校的授课课时。
虽然收入也相应降低,但是杨绛说减少开支,生活节俭,不是不能过。恰逢家中女佣辞职,杨绛便不再雇人,亲自操持全部家务。
从劈柴生火到做饭洗衣,她样样都做。其间,她竟还能抽出时间写完自己第四部戏《风絮》。所作所为,钱家人都看在眼里。
连婶婶(叔父钱基厚之妻)都忍不住赞她说:“季康啊,你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宣哥是痴人有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