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蒋介石顺利回归了,但是CC系并没有解散,成了一个政治上的攻守联盟,这玩意一直持续到蒋去当了台湾岛的岛主,CC系才解散,因为到了台湾后,蒋经国取代了陈氏兄弟,他俩工作做的太差,蒋彻底抛弃他俩,这个组织才消亡。整体来说,CC系贯穿蒋在大陆的整个职业生涯。
2 中统
上文说了,陈氏兄弟负责搞党务,跟个HR似的,组织内大家的思想动态是不是要掌握?谁在下边搞小动作是不是要清楚?有人在搞破坏是不是也要弄明白?
这就客观上要求成立一个部门,专门搞情报,平时训练一些青年学生,学习通信技术,将来好去盯着组织内的人。也就是“党务调查科”,一开始主要追踪组织内部思想动态,慢慢扩展到了外部,后来经过几次调整,划归了统计局下边,最终成了“中统”。
这个部门跟西方的那些部门有点像,局长不管事,平时也不去局里上班,待在领袖身边,领袖要干啥,他负责传达下去。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动作,当领导黑手套是很难的,得用心揣测领导心思,领导不会直接跟你说去干掉谁,那领导成了黑社会头目了,人家会暗示,下边的人懂了就去办,出了事自己抗,领导啥也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真正干事的,是副局长,往往是技术官僚,待在局里指挥日常工作,美国日本就是这么搞的。
中统一开始的任务是搜集组织内部的情报,后来慢慢扩散到了“保卫”工作,也就是针对我党。
中统高光时刻,主要是在“412”之后,也就是国共合作破裂后,周恩来在上海跟国党展开过一段时间的斗争,那段时间充满了大家熟悉的剧情,刺杀,刺探等等,最有间谍气质的,也是那段时间,大家熟知的顾顺章,龙潭三杰,都是那个时期的事。
我从网上摘了一段“中统”的战绩,大家可以看看,那些年确实有点猛。
当时中央待在上海,经常有人被抓叛变,那就得去解决掉,防止泄露信息,对方也会反过来到处追杀,双方你来我往,互相各有损伤。
直到顾顺章叛变后,我党损失惨重,在上海也待不下去了,去了毛主席的根据地。
多说一句,大家看过《风声》吧,电影一开始就在讲我党情报人员刺杀日本高层的事。其实真实历史里,刺杀对方高层这种事我党还真不干(只锄奸),很好理解,这种行动代价太大,得不偿失,杀一个自然会派一个新的来,不如潜伏下来,慢慢搜集情报。我党后来的情报工作主要是发展内线和策反。
这里有件事需要注意下,国党是搞情报一直非常非常差,不太会,因为情报工作需要一定的知识素养,并且有一定的理想主义和牺牲精神,在国党那边,把这三样凑齐的人非常少,这就是抛弃三民主义之后,组织没了信仰,变成了咸鱼的效果。
这也就衍生出来了一个场景,其实国、共、汪伪三方情报部门骨干,都是我党的人,或者说“前我党的人”。
国党会玩啥呢?国党暴力部门是青帮和黑社会进化过来的,擅长用斧子砍人,这个不是瞎说,大家一般说起军统,第一反应“军统四大杀手”什么的,你们啥时候听说我党的杀手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点纳闷了,戴笠呢?戴笠哪去了?
国共情报部门在上海杀成一团的时候,戴笠还是个下级军官,他的崛起,还得再等等。
3 军统
蒋介石一直有块心病,这也算是所有组织的领导共同的麻烦。
也就是组织内派系和山头林立,这倒也正常,毛主席说过嘛,党内无派,千奇百怪。但问题的关键是怎么协调这些派系,这是个超级复杂的事,蒋一直也没太弄明白。当然了,对于我党这事也不是轻松就解决了,也是经过刻骨铭心的斗争,才一步步消平了山头主义,各个山头为了共同目标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