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长(书记)是正处级职务,但是担任部长(书记)的市委常委是副厅级干部。
2、副职中既有正处级的、也有副处级的。
因此,市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都是一把手“高配”副厅级的正处级机构。
第四,介绍一下法检两院。
作为“一府一委两院”中的一部分,法检两院的地位比较特殊,由人大选举产生。
以地级市为例,中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都是明确的副厅级职务,不存在高配的情况。
但是,市中院、市检察院是按照正处级机构进行设置的:
1、常务副院长、常务副检察长是明确的正处级职务。
2、普通副院长、副检察长、政治部主任、纪检组长是明确的副处级职务,个别会高配正处级。
3、中院的庭长、检察院的检察部是明确的正科级职务。
因此,市中院、市检察院可以理解为一把手“标配”副厅级的正处级机构。
最后,介绍一下中管高校。
目前,我国共有31所中管高校,包括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等顶尖高校,是指书记、校长纳入中央管理、明确为副部长级的高校。
因此,很多人将“中管高校”称之为“副部级高校”。
但是,这些高校在三定方案中是正厅级的事业单位。
原因很简单,如果真的是副部级单位,那么所有的副职(副书记、副校长、纪检组长)应该都是正厅级干部,内设机构、二级学院应该都是副厅级单位。
但是,中管高校的副职中既有正厅级的、也有副厅级的,内设机构、二级学院一般都是正处级,由此可见,中管高校就是正职“标配”副部级的正厅级事业单位。
综上所述,想要判断一个单位的行政级别,相对靠谱的是看排名靠后的副职的行政级别。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正确的,最权威的还是看三定方案!
欢迎点赞、@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