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的文体,也以八股文为主。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主要指文章由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8个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文章论述的内容要根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等书而展开,考生不能随意发挥。
文章的开始两句要点破题意,即“破题”。然后要承接破题而进行阐发,即"承题",接着转入起讲,即开始议论,后再为“入手”,意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文章的后四部分,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每组都要有两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所以科举考试文章被称为八股文。
科举考试内容只限于儒家经典书目,读书人为了求取功名,只读儒家经典,很少读医学、科学等其他种类的书籍,以及法家、墨家等其他学派的书籍,导致读书人眼界狭窄,陷入了读死书的状态,影响了我国在科技、农业等方面的发展,以及思想领域的进步,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发展。
早期的科举制度,是一项很先进的选人制度,而八股文化的科举制度,虽然落后了,僵化了,但是我们依然要辩证地看待科举。明清时期,朝廷通过科举制度,选出了不少优秀人才,如李鸿章、曾国藩等晚清名臣,都是进士出身,他们非常优秀,但科举考试的僵化,也制约了我国在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进步,让晚清开始落后于西方各国,给我们民族带来了沉重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