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该商票到期前,济南梁鼎置业在5月11日发布公告称,山东国茂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伪造企业承兑保函、材料设备购销合同等系列虚假材料,将济南梁鼎置业开具的原本用于质押的商业承兑汇票擅自对外流转。在此背景下,有消息传出,该期票据或将无法全额兑付。
5月11日,中梁地产方面作出回应:“本着对持票人负责的态度,我司主动与持票人沟通,我司开具的商业承兑汇票将按期及时足额兑付。”5月13日,中梁控股方称,已经100%承兑商票。
对于此次商票的兑付是否带来了较大的现金流压力,中梁控股方相关负责人称:“公司在房产开发方面有一套成熟完善标准化的流程体系,可以较好保证资金回笼时间及回款率。”
有分析则认为,商票风波的背后很可能是中梁控股在资金周转上出现了困难,不排除商票中间商诈骗的问题,但主要原因还是中梁控股自身财务压力所致。
“银行额度一般会留给最高评级的企业,不太会有增量。”在近日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中梁控股方面坦承,当前该公司在境内的直接融资并没有新的进展。
作为“三道红线”的试点企业,按照规定,中梁控股必须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负债目标。这对于长期依赖高负债,进而推动“高周转”的中梁控股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据中梁控股的财务数据显示,2017~2020年,中梁控股负债总额分别为968.57亿元、1613.2亿元、2036.48亿元、2406.51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7.63%、95.98%、90.7%、88.86%。短期借款则从2017年的75.61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01.25亿元,在2020年有所好转,下降至164.78亿元。
中梁控股在努力改善“三道红线”指标,2020年末,其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比为79.9%,净负债率为65.8%,现金短债比为1.1倍,已经降到“黄档”。游思嘉也表明,当前公司的总体债务水平可控且短期内没有兑付及在融资压力。
然而记者发现,这并不意味着中梁控股所背负的债务风险在减少。目前中梁控股仍旧有7000万美元的银团贷款,将于2022年3月到期,并且中梁控股一年内到期的优先票据累计金额达到73.06亿元。然而,中梁控股在境内的债券融资计划尚未审批通过。
“明股实债”嫌疑
除了借道商票融资以及债券外,值得注意的是,中梁控股还存在“明股实债”嫌疑。
记者查询到,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中梁控股少数股东权益占比分别为61.8%、58.2%和63.9%,但少数股东损益占比仅分别为23.56%、38.7%和43.0%,两者之间的差值分别为38.24、19.5和20.9个百分点。有分析认为,若少数股东权益与损益之间的差别较大,这说明少数股东损益或许并非全部来源于净利润,还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存在明股实债的可能性较大。
对此,中梁控股方相关负责人给出了解释:“少数股东权益的增加,一方面因为公司合约销售和利润的增长所致,另一方面联营和收购小股东也会增加少数股东权益。”
并且,记者发现,中梁控股旗下附属公司的少数股东中,还存在私募基金公司,如重庆中梁坤维房地产开发有现公司、安徽梁实置业有限公司、安徽正梁置业有限公司等。通过股权穿透,记者发现其少数股东还包括梁商资产管理(上海)有限责任公司,且该公司为忠信资本旗下的私募基金。而忠信资本的原创始人徐亮琼,则是中梁控股执行董事长兼高级总监。
实际上,在急速扩张的过程中,中梁控股与忠信资本合作密切。2019年5月,忠信资本基金经理王猛便称,忠信资本与中梁地产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此外,记者发现,在忠信资本官网上列出的投资项目,均系中梁控股旗下苏州独墅御湖、首府壹号院项目、安徽国宾府等楼盘。
据悉,2017年,中梁控股原执行董事徐亮琼以法人身份注册成立了忠信资本。中梁控股招股书显示,徐亮琼曾经为中梁控股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又名徐忠信,是中梁控股董事长杨剑妻弟。在中梁控股上市之前,徐亮琼将忠信资本100%的股权转让给了陈椒。
对此,中梁控股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忠信资本是一家以房地产投资管理为核心业务的金融投资集团,专注地产投资,与我司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去年末,中梁控股还被曝涉嫌通过发行融资类信托规避监管。2020年末中梁控股通过“大业信托·房鑫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拟募资4.19亿元,用于旗下重庆南坪项目一期的开发建设。值得注意的是,该信托计划名义上是“永续债”信托,但实际存续期仅1年,被外界怀疑是一款为规避监管而发行的固收类短期信托融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