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宇轩 北京报道
“5月开始,高校毕业生进入租赁市场,新增租赁需求增长强劲,将推动市场开启新一轮升温”,在贝壳研究院最近一期的北京市房产租赁市场月报中,发布方对5月市场走势作出以上研判。
据上述报告中数据显示,进入2022年,北京市新增挂牌房源均价较去年有明显上涨趋势,在高校毕业季来临之前,4月的租金挂牌价就已逼近2021年的峰值水平。

(近年来北京新增挂牌房源租金均价走势。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
房租进一步上涨的情况已经影响了不少租客。多名“北漂”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反馈,5月初租房续约时遭遇大幅涨价,不少拒绝涨价的租客选择了换租价位更低的其他房源。然而换租新房源时,签约租价也显著高于该房源的上期合同价。
租客与中介的博弈中房租逐年上涨
“两年间,房租从3700元/月上升到4200元/月,再加上额外收的300元公寓管理费,以及商业属性的水电费,每月仅租房支出就将近5000元。”租客詹先生告诉记者,他原先租住了两年的公寓位于北京市东南三环,属于商业性质的公寓。在续租时,詹先生与公寓运营商谈不拢价格,对方执意提价,无奈之下詹先生选择退租。
“最近四年,如果以中介报价估算,每年房租上涨比例大概在10%左右,但这个涨价幅度是可以进行协商的。”租客李女士与丈夫两人租住在西城区西直门地铁站附近某小区,中介是链家旗下的自如平台。

(李女士的续租合同费用明细。 受访者供图)
李女士提供的租房合同显示,她所租住的房间是一个中等户型中的分租卧室,室内面积只有8.7平方米,每月租金3060元,这个价格比她在两年前首次租住时涨了100元。
所谓“协商”,不过是租客续租时与中介、房主等进行讨价还价。
“第一次租房的时候,月租金是2960元,合同一年签一次,到期后自如管家报出续租价3260元,比上年涨了300元。”李女士告诉记者,得知续签房租即将上涨,她与中介开始讨价还价。
由于不满中介提高房租,李女士与自如管家一番谈价颇费周折,一度打算寻找价格能与之前房租水平相当的房子。“去年疫情期间,平台上的房子不容易租出去,小区里空房子很多,考虑到这一点,自如最终作出让步,但还是加价一百元了事。”
如果不接受房租提价,租客只能选择换租其他房源,换租则要租客再付出一笔中介费。
“中介费一般与一个月的房租等额,这笔费用也可以讨价还价,但也顶多打至九折。”詹先生告诉记者,“这部分支出对于中介方面来说也是一笔收入,他们自然不愿意房租轻易降低影响收入。”
中介与房主说法不一,房租上涨牵涉两方利益分割
在链家、我爱我家等平台中,房主出租房屋可以选择两种不同模式。一种是中介模式,平台方负责将房源推荐给租客,名义上价格由租客与房主协商一致确定;另一种是托管模式,平台方从房主手中接管房源,与房主签订接收合同,再将房子租给房客,租金由平台方制定。
“目前托管模式已经成为自如主要业务模式,租金虽然由平台单方制定,但房主与平台按比例分取租金收益,每年租金上涨的份额房主也可以继续获益。”记者以房主身份接触了自如平台,一名工作人员如是告知。
“房租上涨是由于市场价格系统性上涨所致。”,该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目前租金年上涨率为5%,具体到每户租客,上涨约为100-200元。因上涨产生的收益,按上述比率,其中4%归出租业主,1%归自如”。
对于所谓的“系统性”上涨比例,该工作人员模糊地解释为“公司根据大数据测算”,但是拒绝了“房主”查看所谓“大数据”的请求。
而这一比例并不被租客认可,也与房主反馈的数据有不小差异。
李女士对5%的上涨率持质疑态度,“报价的上涨幅度应该在10%左右,根本不止5%,如果不在价格谈判上磨一下,租客要承担更大比例的租金上涨成本”。
房主郭先生告诉记者,北京市各区域房租水平差异很大,涨价幅度也基本上与区域房价的上涨程度挂钩,疫情前期有所下降,但之后又回温,中介反馈到业主端的租金上涨幅度基本上保持在3%左右。
郭先生称,自己在疫情前曾与某房产租赁中介合作过,“朝阳区的一套房子,2011年时中介报价是平均每个月9100元,一直到疫情前也只涨到9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