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江苏省各个地级市区划调整的故事,例如苏州市、徐州市、常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盐城市。作为江苏省13个地级市之一,盐城市下辖了9个区县,经济总量接近6000亿,人口总数670多万人。那么,盐城市9个区县的区划,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江苏省的区划调整,13个地级市之一,盐城市为何有9个区县?](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3/26/1648266766904NZ5.jpg)
首先,我们聊聊江苏省。江苏省属于我国的人口大省、粮食大省、经济强省。江苏省的总人口8470多万,与西南地区的四川省基本相当。江苏省的北部,种植了大量的小麦。南部地区则是以水稻为主,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江苏省的经济总量仅次于广东省,排名全国第2位。放眼世界,江苏省的经济总量,甚至超过了部分中等发达国家。
江苏省总计下辖了13个地级市,因此,出现了“十三太保”的说法。盐城市属于13个地级市之一,下辖了3个区、5个县、1个县级市,总人口670多万人。盐城市的经济总量5900多亿,人均水平并不算低。放眼全国,盐城市与河北石家庄、山东潍坊、江西南昌等几个城市,在一个水平线上。那么,盐城市的区划,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江苏省的区划调整,13个地级市之一,盐城市为何有9个区县?](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3/26/1648266767Z8dta0.jpg)
我们需要看一下江苏省区划形成的历史,在元朝之前,历代王朝都采用了州县两级区划。13世纪中期,北方的元朝迅速崛起以后,在几十年时间里,先后消灭了大金国、西夏国、大理国、南宋等政权,建立了一个疆域面积十分庞大的王朝。不过,随着疆域面积的扩大,元朝缺乏地方管理经验的问题,也非常明显。面对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几百个州府、几千个县,元朝有点茫然。
各地的人口、粮食、耕地情况非常复杂,耕地分为了沙土地、泥土地、水浇地等10多个类型,每一个类型又分为了上中下3个等级。各地区的地质结构和气候差异明显,因此,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很多,出现了五谷杂粮的说法。针对这样的情况,元朝一脸懵。依靠唐宋两朝的州县两级区划,已经无法满足这一问题,因为元朝忙不过来。
![江苏省的区划调整,13个地级市之一,盐城市为何有9个区县?](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3/26/1648266768vUL9OS.jpg)
唐朝时期的15道和宋朝时期的23路,都不合适。最后,元朝在宋朝23路的基础上,结合了金国行尚书台的经验,推出了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湖广行省、岭北行省、甘肃行省等等。当时,江苏北部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江苏南部则隶属于江浙行省。各省下辖了各个路,各个路下辖了各个州府,各个州府下辖了各个县,相当于4级区划。
从元朝统治时期,盐城就非常出名了,就是因为海盐。早在汉朝时期,盐城周边的群众,就开始以煮盐为生。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因此,就出现了盐渎县、盐城县的说法。在元朝统治以后,依靠大运河的便利条件,以扬州为转运中心、以盐城为生产中心的海盐网络全面形成,盐商开始崛起。元朝虽然设立了行省制度,但并不完善,各方面的问题很多。
![江苏省的区划调整,13个地级市之一,盐城市为何有9个区县?](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3/26/164826676909vhjg.jpg)
到了元朝统治的末期,由于行省面积太大,管理难度更大。起初,各地机构十分粗犷,而且相互重叠。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根据明朝实际情况,在元朝行省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了各地的区划。在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随着明朝的迁都,明朝形成了南北直隶与13个省的区划格局。不得不说,我国很多省份的区划,都是在明朝统治时期确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