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要注意相机或电池的保暖。
51.锂离子蓄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
充电 -10—45℃ 放电 -30—55℃
52.不同容量的电池可以组合在一起吗?
如果将不同容量或新旧电池混在一起使用,有可能出现漏液,零电压等现象,这是由于充电过程中,容量差异导致充电时有些电池被过充,有些电池未充满电,放电时有容量高的电池未放完电,而容量低的则被过放,如此恶性循环,电池受到损害而漏液或低(零)电压。
53.什么是外部短路,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电池外两端连接在任何导体上都会造成外部短路,电池类型不同,短路有可能带来不同严重程度的后果。如:电解液温度升高、内部气压升高等。气压值如果超过电池盖帽耐压值,电池将漏液。这种情况严重损坏电池。如果安全阀失效,甚至会引起爆炸。因此切勿将电池外部短路。
54.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由那些?
01)充电:
选择充电器时,最好使用具备正确终止充电装置(例如防过充时间装置、负电压差(-dV)切断充电和防过热感应装置)的充电器,以免电池因过充而缩短使用寿命。一般来说,慢速充电较快速充电更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02)放电:
a.放电的深度是影响电池寿命的主要因素,放电的深度越高,电池的寿命就越短。换句话说,只要降低放电深度,就能大幅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应避免将电池过放至极低的电压。
b.电池在高温下放电时,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c.如果设计的电子器材不能完全停止所有电流,若将该器材长时间搁置不用,而不把电池取出, 其残余电流有时会令电池过分消耗, 造成电池过放电。
d.把不同电容量、化学结构或不同充电水平的电池,以及新旧不一的电池混合使用时,亦会令电池放电过多, 甚至会造成反极充电。
03) 储存:
若电池长时间在高温下储存,会令其电极活性衰减,缩短使用寿命。
55.电池使用完后或长期不使用是否可以保存在用电器内?
如果用电器较长时期内不再使用,最好将电池取出并放于低温、干燥的地方,如果不这样,即使用电器被关掉,系统仍会使电池有一个低电流输出,这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56.电池储存在什么样的条件较好?长期保存电池需要充满电吗?
根据IEC标准规定,电池应在温度为20℃±5℃,湿度为(65±20)%的条件下储存。一般而言,电池储存温度越高,容量的剩余率越低,反之也是一样,冰箱温度在0℃-10℃时储存电池的最好地方,尤其是对一次电池。而二次电池即使储存后损失了容量,但只要重新充放电几次既可恢复。
就理论上讲,电池储存时总有能量损失。电池本身固有的电化学结构决定了电池容量不可避免地要损失,主要是由于自放电造成的。通常自放电大小与正极材料在电解液中的溶解性和它受热后的不稳定性(易自我分解)有关。可充电电池的自放电远比一次电池高。
如果要长期保存电池,尽量放在干燥低温的环境下并让电池剩余电量在 40% 左右最为理想。当然,每个月最好要把电池拿出来用一次,既能保证电池良好的保存状态,又不至于让电量完全流失而损坏电池。
57.什么是标准电池?
国际上规定的作为电势(位)测量标准的电池。它是由美国电气工程师E.韦斯顿在1892年发明的,故又称韦斯顿电池。
标准电池的正极是硫酸亚汞电极,负极是镉汞齐金属(含有10%或12.5%的镉),电解液是带酸性的饱和硫酸镉水溶液,实际上是饱和的硫酸镉和硫酸亚汞水溶液。
58.单体电池出现零电压或低电压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01)电池外部短路或过充、反充(强制过放);
02)电池受高倍率大电流连续过充,导致电池极芯膨胀,正负极直接接触短路等;
03)电池内部短路或微短路,如:正负极片放置不当造成极片接触短路,或正极片接触等。
59.电池组出现零电压或低电压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01)是否单支电池零电压;
02)插头短路、断路,与插头连接不好;
03)引线与电池脱焊、虚焊;
04)电池内部连接错误,连接片与电池之间漏焊、虚焊、脱焊等;
05)电池内部电子组件连接不正确,损坏。
60.防止电池过充的控制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