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电池过充,需要对充电终点进行控制,当电池充满时,会有一些特别的信息可利用来判断充电是否达到终点,一般有以下六种方法来防止电池被过充:
01)峰值电压控制:通过检测电池的峰值电压来判断充电的终点;
02)dT/dt控制:通过检测电池峰值温度变化率来判断充电的终点;
03)△T控制:电池充满电时,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会达到最大;
04)-△V控制:当电池充满电达到一峰值电压后,电压会下降一定的值;
05)计时控制:通过设置一定的充电时间来控制充电终点,一般设定要充进130%标称容量所需的时间来控制;
61.电池、电池组充不进电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01)电池零电压或电池组中有零电压电池;
02)电池组连接错误,内部电子组件,保护电路出现异常;
03)充电设备故障,无输出电流;
04)外部因素导致充电效率太低(如极低或极高温度)。
62.电池、电池组无法放电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01)电池经储存、使用后,寿命衰减;
02)充电不足或未充电;
03)环境温度过低;
04)放电效率较低,如大电流放电时普通电池由于内部物质扩散速度跟不上反应速度,造成电压急剧下降而无法放出电。
63.电池、电池组放电时间短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01)电池未被充满电,如充电时间不够,充电效率较低等;
02)放电电流过大,致使放电效率降低从而使放电时间缩短;
03)电池放电时环境温度过低,放电效率下降;
64.什么是过充电,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过充电是指电池经一定充电过程充满电后,再继续充电的行为,对Ni-MH电池,过充电产生如下反应:
正极:4OH- - 4e → 2H2O O2↑; ①
负极:2H2 O2 → 2H2O ②
由于在设计时负极容量比正极容量要高,因此正极产生的氧气透过隔膜纸与负极产生的氢气复合,故一般情况下电池的内压不会有明显升高,但如果充电电流过大,或充电时间过长,产生的氧气来不及被消耗,就可能造成内压升高,电池变形、漏液等不良现象。同时,其电性能也会显著降低。
65.什么是过放电,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电池放完内部储存的电量,电压达到一定值后,继续放电就会造成过放电,通常根据放电电流来确定放电截止电压,0.2C-2C放电一般设定1.0V/支,3C以上如5C或10C放电设定为0.8V/支。电池过放可能会给电池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特别是大电流过放或反复过放,对电池影响更大,一般而言,过放电会使电池内压升高,正负极活性物质可逆性受到破坏,即使充电也只能部分恢复,容量也会有明显衰减。
66.充电电池膨胀的主要原因什么?
01)电池保护电路不良;
02)电池无保护功能发生电芯膨胀;
03)充电器性能不良,充电电流过大造成电池膨胀;
04)电池受高倍率大电流连续过充;
05)电池被强制过放;
06)电池本身设计的问题 。
67.什么是电池的爆炸?怎样预防电池爆炸?
电池内的任何部分的固态物质瞬间排出,被推至离电池25cm以上的距离,称为爆炸。预防的一般手段有:
01)不过充、不短路;
02)使用较好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03)电池的通气孔必须经常保持畅通;
04)电池使用时注意散热;
05)禁止不同种类、不同新旧的电池混用。
68.电池保护元器件类的种类及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下表是几种常见的电池保护元器件的各项性能对比:

69.什么是便携式电池?
便携式,意思是便于携带也方便使用。便携式电池主要是给手提式、无绳设备提供电能。较大型号的电池(如:4公斤或以上)不属于便携式电池。现今典型的便携式电池约为几百克。
便携式电池的家族包括一次电池和可充电电池(二次电池)。纽扣电池属于它们中特殊的一群
70.可充电便携式电池的特征是什么?
每一个电池都是一个能量转换器。能将储存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对可充电电池而言,这个过程可以这样描述:充电过程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化学能在放电过程中转化为电能→充电过程中电能转换为化学能,二次电池可以如此循环100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