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忧民, 道亦有“道”

刘松修在商业经营上极具智慧,还秉承钱财“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热心慈善,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过较大贡献。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为响应北京抗美援朝总会发出“捐献飞机大炮”号召,刘松修组织成立了洪江市工商界抗美援朝分会,分行业挨家逐户签订增产节约计划和爱国公约。
刘松修带头筹资4亿元(旧制人民币,下同),并发动洪油业、木运业、绸布业等工商界人士积极捐赠。洪江各界共计捐献金额达24.74亿元,完成了1架战斗机和1门高射炮的捐献任务。
1952年以后,私营洪油行业和企业纷纷转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之中。其中,刘松修投资23.81万元,独资转业,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兴办公私合营洪江瓷厂、洪江剧院、洪江电影院、洪江饭店和洪江旅社等,对洪江工业、文化、服务等事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转业后,鉴于刘松修的贡献,以及在洪江商界人士中的影响和声誉,刘松修除被任命为洪江瓷厂副厂长外,1956年还被选为洪江市副市长,主管文教卫生战线工作,后又被选为省政协委员,洪江市政协副主席。
如今,其遗下的刘松修商宅被列为古商城的一处景点,还被选定为洪江区廉政文化 “忧国忧民”教育点。
(原载《湖南日报》5月3日04版)
[编辑:王姚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