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树,自成风景。院中树,平添几分亲近。
琼海市博鳌镇南强村,村口的老花梨树像是村庄的忠诚卫士。花梨树后,是村民莫泽海家的百年老宅。青砖、木窗、石板路,宅子精致而古朴。前些年,他将老宅修缮一新,并在前后院里种植了一些花草,开起了民宿——“花梨人家”。
酷暑时节,莫泽海在老花梨树下支起茶桌,供村民、游客歇脚。人们坐在树荫里,暑热消散了大半,谈天说地,怡然自得。
“六棵树”郁郁葱葱,海南人对生活的热爱,为一枝一叶注入了新的生命。

去年1月万洋高速旁的胶林红叶景观。特约记者 吴文生 摄
四时常绿景常新
如今,人们在与“六棵树”和谐共处之余,总思索着,如何将这份默契延续。
在定安县母瑞山地区,人们在山林深处栽种油茶树。每年金秋十月,村民们三五成群,或挑着箩筐或背着竹篓上山摘山茶果,欢声笑语让平时寂静的山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当地村民依据食药同源的生活经验,用油茶应对一些常见的疾病或伤痛:喉咙干痒疼痛,以油茶入饮食,便可缓解;跌打损伤,连擦几日茶油即可疏解。
就连榨油剩下的渣,在村民手中也有妙用。少女将它捣碎用于护发,头发黑亮柔顺;渔民将它混进鱼饵,油香引得鱼儿连连上钩。
在保护中开发,也是延续人与树缘分的锦囊妙计。
在屯昌县坡心镇,创业者李伟请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尝试在沉香林下套种斑兰,以提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儋州市那大镇北部湾大道的尽头,西联胶园静静伫立已百余年。“树是自然风景,也是文化资源。”今年,海南农垦旗下的海南橡胶、西联农场公司、旅游集团等企业,着手对西联百年胶园的价值进行再发现、再探索。
时光匆匆,在山水间、阡陌里、庭院中,“六棵树”抽枝发芽、开花结果,以舒展的姿态绘就了四时不败的琼岛风景。
原标题:六树添姿海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