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图源:pixabay)
- 02 -
密斯·凡·德罗: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凝聚毕生感悟的“帕特农神庙”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之一,曾担任德国包豪斯学校的校长。
1961年,德国柏林政府发出邀请,希望密斯能回到故乡主持柏林新国家美术馆的设计工作。密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柏林政府的提议,他立志建造一座能够跨越到新世纪的美术馆馆,美术馆的规划始于1963年,建造完成于密斯去世前的1968年。这是密斯最后的建筑作品,他将毕生的感悟凝聚在此,有人称,这座建筑是钢与玻璃的现代“帕特农神庙”。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图源:Archdaily)
在经过6年的修复工作后,耗资1.1亿欧元的柏林新国家美术馆于2021年重新开放,这是一个大屋顶下的巨大方形空间,钢铁构架和超大的玻璃幕墙,将密斯“少就是多”的理念发挥到极致,地面上的展览大厅四周都是玻璃幕墙,柱子与屋面的接头处,按力学的要求,精简到只有一个小圆球。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图源:Archdaily)
当人们真正走进这个美术馆,亲眼见到只用8根柱子悬挑起来的巨大黑色正方形屋顶盖在所有人上方时,那种感觉无比震撼。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图源:Archdaily)
- 03 -
贝聿铭:卢浮宫博物馆金字塔
现代与古典相呼应的绝佳解决方案
在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的职业生涯中,卢浮宫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贝聿铭此前积累的经验都在这个项目上迸发。从地产公司学到的城市规划,在肯尼迪纪念图书馆上经历的政治斗争,以及国家美术馆东馆备受质疑的经历和在香山饭店项目中对文化遗产做出的探索等,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