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中级班,每天分享摄影经验、心得。大家觉得有用,记得关注一下【摄影中级班】。谢谢。
现在喜爱摄影的朋友很多,其中不少朋友都选择了单反相机,一个比较普遍的原因就是单反比较容易实现背景虚化的效果:
小k在日常拍摄交流中,感觉一些朋友在背景虚化的理解和应用上有些误区,今天结合个人经验谈一谈,希望能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背景虚化“?
背景虚化是一种常见的拍摄手法,也称浅景深手法:主体处于焦平面,前景或背景均在焦平面外。主要用于突出主体,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氛围感:
二、为什么单反容易实现背景虚化?
虚化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感光器面积,在相同条件下,感光器面积越大,虚化效果越明显。单反相机感光器面积都比较大,至少在APS-C以上:
此外,突出的虚化效果需要相机和大光圈镜头的共同配合,只有机身是不够的。一般情况下,镜头光圈越大、焦距越长,虚化效果就越明显:
而好的大光圈头、长焦头一般都价格不菲,所以要想追求一流的背景虚化效果,money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什么时候应该用背景虚化?
由于背景虚化有突出主体的作用,所以在以下几类题材中应用较多:
1、人像
2、花卉
3、动物(鸟类、昆虫、野生动物等)
对于风光、建筑类题材,通常追求大景深,背景虚化的手法用的就很少了:
四、背景虚化到什么程度才合适?
任何一种摄影技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适用程度,背景虚化也不例外。以人像摄影为例,一副典型意义上的好作品,应该有主体、有陪体,还有必要的环境要素:
一味追求最大程度的虚化,会导致环境信息缺失,作品难免千篇一律,张张都是”大头照“:
五、结论和建议
1、明显的背景虚化效果需要相机和大光圈镜头的配合才能实现。
2、不是所有的拍摄场景和题材都能使用背景虚化,要依需使用。
3、背景虚化的程度不是越大越好,要依据具体场景和拍摄目的确定。
爱摄影、爱生活,致力打造最具价值的摄影自媒体。欢迎关注”小k印像“,了解更多摄影技巧和常识,共同学习进步!
有人说玩单反一定要追求虚化效果,你怎么看?
画面的虚化效果其实是镜头的一种特性。由于镜头的光学结构,决定了焦点内的物体会变得清晰,焦点外的画面会变的模糊。这种模糊效果,其实就是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