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校毕业季的到来和多地高考结束,毕业旅行的热度又再次显著提升。6月9日,携程平台数据显示,本周“毕业旅行”关键词搜索热度环比上周提升超过300%。
“毕业旅行”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旅游“新概念”。对于众多旅游城市和旅游机构来说,关注这一“新概念”,做好毕业旅行“大蛋糕”,不但能为现阶段已进入平台期、发展相对乏力的旅游市场吸引新的客源、增加新的收入、开拓新的空间;更能以过硬的旅游景观和旅游体验,在参加毕业旅行的孩子们心中“种草”,为他们将来成家立业、成为消费主力军时的旅游目的地选择进行预展示、预推介。
当前,毕业旅行市场整体上来说似乎有点“雷声大,雨点小”。许多景区和主题乐园都针对高考毕业生推出了优惠政策,各旅游目的地的公众号都在趁机宣传自身的风景资源与特色线路,各OTA平台也推出了打着毕业季标签的旅游产品。但这些“动静”无外乎价格上的优惠,旅游产品大多是普通的精品团,在旅游环节、旅游体验上较为泛化,离毕业旅行的客观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做好业旅行这块“蛋糕”,还需要在进一步对接毕业生“痛点”,推出更加多样化、精准化的旅游产品方面琢磨切磋!
“新世代”年轻人为什么需要毕业旅行?“知乎”上一位毕业生答主的意见相当具有代表意义。他认为,毕业旅行是一次回忆过去,拥抱现在,展望未来的超好机会!通过毕业旅行,能够加固求学生涯中的同窗友谊,能够释放因沉重学业蛰伏已久的激扬青春,能够探索五光十色的神奇世界;更能检验自己谋划人生、控制欲望、应对压力,迈向“成年”与自由的精神力量。由此我们大约可以看出,除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提升的中国家庭经济能力,毕业旅行的关键“痛点”,就是知识层次更加丰富、自我意识更加强烈的“新世代”年轻人,需要通过某种“仪式化”行为来彰显独立、探索世界、获取自由的心理需求。
因此,开发真正的毕业旅游产品,做大毕业旅行“蛋糕”,就需要盯住“毕业”这一人生标签,直击“独立”“独特”的心理述求,在产品的仪式性、纪念性、体验性、消费性和情感性上下好功夫——增强产品的象征性、仪式性环节;提供充足的拍照留念时间和独特的纪念性的文创产品;从饮食、氛围等各方面进行设计,让毕业旅行有更强的感情体验;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新科技渠道,直通用户、针对营销……凡此种种,都可以成为承接需求“痛点”,增强口碑效应,扩展获客通道,抢先一步做起毕业旅行生意的着力之处。
当然,毕业旅行的受众群体大都经济未完全独立,旅行预算相对有限。针对他们去开发个性化要求很高的旅游新产品,对广大旅游服务机构来说,难免会产生“得不偿失”的现实顾虑。但也应当看到,旅游产品之“新”并不完全等于线路景观之“新”,大可以通过错峰运营,在时间之新、体验之新上去开拓新路。例如,青岛一家旅游机构,就针对毕业旅行学生激情高、身体好的特点,依托原有线路推出了“清晨五点海上拍日出”的旅游环节,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生成了一个饱受好评的毕业旅行产品。其中直击“痛点”的独特思路,颇为值得有志于此的业内人士参考借鉴。
毕业旅行的产品,说到底还是要回归情感。怎么讲好“青春离别”的难忘故事,让消费者对分别之时铭记终生,对分别后前方未知生活充满向往,这些旅行之外的因素才是旅游产品设计的灵感来源,是更好地开发毕业旅游市场的思路根基。
昆明日报评论员
责编:杨芮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