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旅中国】
讲述者:李宝霞 黑龙江哈尔滨市工艺美术有限责任公司员工
我特别喜欢看游客进入公司展厅后被精美麦秸画作品所感染的画面,我的心里装满了骄傲,因为这些作品都是我和伙伴们奋斗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宝霞向小游客讲解麦秸画
我22年前走进哈尔滨市工艺美术有限责任公司,跟着马文侠老师学习麦秸剪贴技艺。马老师从选料开始,手把手教我做麦秸画。3年学徒期间,马老师不但教会了我平贴、半浮雕、圆雕等麦秸剪贴技艺,还教了我麦秸瓤做花、手撕尾翎和麦秸皮抢毛等几近失传的几项麦秸剪贴技艺。
我最喜欢马老师的麦秸剪纸技艺传承工坊,那么多人走进来后,生活发生了改变、命运发生了改变,我决心做像马老师那样的人,为父老乡亲多做一些有益的事。

李宝霞向小游客讲解麦秸画
虽然说哈尔滨的麦秸画产品质量非常有保障,但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多拿订单,我在参加各种展会的同时,还在线上推出及设立代销点。我知道,只有订单多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工坊,才能让更多的人改善生活。
学会麦秸粘贴技艺后,我把心思全部用在了创作麦秸画作品、麦秸粘贴技艺传承、麦秸画销售上,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公司几乎所有的大型设计我都参与,我还经常带着作品参加深圳文博会、武汉文旅博览会、黑龙江省文博会等各大展会,让更多的人了解麦秸画,让更多的人了解麦秸粘贴技艺。

李宝霞在检查新产品
特别是协助马老师开展非遗进校园,面对青少年特别是孩子,我把半成品做好后,再对孩子们讲授简单的制作程序,不一会孩子们就能够制作花朵、小草、树叶等简单的麦秸画,这样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再从选、泡、煮、蒸、熏、染、刮、剪、编、雕、粘贴等十多道手工制作工序教起,这样孩子们就不会厌倦。
2018年,在马老师的重托下,我承担了麦秸剪贴技艺传承基地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工作,100多天吃住在工地,与施工人员一起起五更熬半夜,当年完成施工,一个全新的旅游新景呈现在游客面前。很多游客面对集创意、生产、展销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基地纷纷竖起大拇指。

李宝霞在设计麦秸画作品
近些年来,我在传承麦秸剪贴技艺上加大了力度。为了让学员记牢麦秸画的制作方法,我把每幅麦秸画作品的背景及来龙去脉解释清楚,通过麦秸画背后的故事提升他们的创作热情。除了平时带学员外,在研发新产品上我也使尽浑身解数。为了能够创作出具有生活气息的作品,我经常走进自然、乡镇村屯、社区广场,挖掘新资源、发现新灵感。
国家对非遗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级展销会、交流会、非遗节、文博会每年举办,还搭建出国展销的平台,使得我们非遗项目的传播力不断增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责编:勾晓庆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