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式建筑
Roman Architecture

罗马式建筑是10 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特征是线条简单明快,造型厚重敦实,部分建筑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

(罗马斗兽场)

(比萨教堂外部)
比萨教堂建筑群(Piazza del Duomo)建于1063-1174年,包括大教堂、洗礼堂、钟塔和公墓四个部分,是欧洲中世纪最著名的建筑群之一。

(比萨教堂内部)
教堂的内部装饰也十分考究,墙面用红、白两色的大理石嵌板装饰,色调明快华丽。洗礼堂位于教堂前面,其正门与教堂正门相对。窗户、门、拱廊上都采取了半圆形的拱券结构来作为装饰。

罗马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是:
1、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2、拱顶常采用扶壁和肋骨拱来平衡横推力。
3、交替布置的中厅大小柱,均有韵律。
4、巨大而厚实的墙体,墙面用连列小券,门顶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别出心裁,以减少沉重感。
5、半圆形拱券结构的窗户、门、拱廊。
6、钟楼的出现,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
7、窄小的窗口,在较大的内部空间营造了一种阴暗神秘的气氛。

巴洛克式建筑
(Baroque Architecture)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