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读书。今年的世界读书日,雅迪电动车携手出版公司三辉图书在无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山谷露营读书会”。品牌招募来20名伙伴,邀请大家在春日一“骑”读书去,共赴身心愉悦之旅。
露营+跳舞。今年4月,中国李宁携手电音 raver 顶流 Club—ONE THIRD 共同举办来原创主题派对“苍穹之下 Under the sky dome”,反其道而行将森林搬进舞池中央,以森系丛林式派对氛围,让大家感受户外自然风光与室内电音锐舞相结合的野趣。
露营+咖啡。从2021年开始,一批户外露营主题的咖啡店就在城市中应运而生,像是北京的LUCKY TIRP、广州的Urban Leaving等,都是深受年轻人追捧的潮流场地。
露营+宠物。还有不少露营地特意为携宠的用户安排了专属宠物乐园,在宠物家近期举办的PET'EMDAY“人宠友好”主题活动中,就采用了露营元素,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更多携宠出游的场景。
除此之外,方便食品、预制菜、小家电、便携家具等众多品类,也乘着露营热的东风起飞,带动了一系列的产业链发展。
露营能否 从“网红”走到“长红”?
其实露营在国外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行业,但在国内仍处于探索期。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烦恼”。
像是当前国内露营经济的火爆,存在不少的偶然因素,疫情就是“催化剂”之一。当形式好转之后,露营这种娱乐方式还能否留住年轻人的心,我们只能暂且打个疑问号?
另外,短时间内大量商家涌入露营赛道,说明行业向好。但也难免会出现价格战,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甚至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产业风险。
再有就是,“露营热”背后的软硬件设施也并未跟上。比如,部分露营地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垃圾处理、卫生间修建、明火烧烤等问题引发关注。
露营风潮是否能够作为一个长期稳定的业态,还是要取决于后期提供的运营服务和监管。
目前来看,露营经济从“网红”走到“长红”并非易事。对于众多入局的玩家来说,更是风口夺食,各凭本事。
不过,我们仍旧希望国内的这波露营热不只是疫情影响下催生出的意外红利,而是真正成为一种穿破垂直圈层的文化符号。
编辑:鞠君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