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不适合鱼群生长
鱼群本身数量庞大,原本就缺乏食物,还有如此庞大的鱼群,所以湖畔当中的鱼类就会摄入湖水中的矿物质。
而恰巧湖水矿物质含量比较丰富,鱼群吸收量十分充足。
长此以往,鱼本身的肉质就会受到影响,味道口感都不太好。
当人类食用矿物质含量过于丰富的肉质之后,身体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长期食用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羊卓雍措水质PH值很高
另外,若是不知道还好,要是一个普通人得知自己食用的鱼类生活在有尸骨的水域当中,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难过那道坎。
就和当初传言“小龙虾生活在臭水沟中”,导致小龙虾滞销是一个道理。
而且,羊卓雍措里的鱼群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如此丰富。

鱼群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上世纪70年代,我国正处于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国内各行业迅速发展,自然资源缺乏,羊卓雍措被当做是重要的渔业资源进行大量的捕捞工作。
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湖内的鱼群数量骤减,过度捕捞对羊卓雍措的鱼群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此后在国家的政策下,当地开展了鱼类资源保护计划,在湖内投放鱼苗一千万条以上,其中大部分为土著鱼苗,种类繁多。

投放鱼苗
之后当地又设立了禁渔期,来保护鱼苗的稳定生长。
通过外界的保护,如今湖内的鱼群已经达到了数量惊人的8亿条之多,而且仍然有在增长的趋势,由于没有天敌的存在,鱼群生活的很舒适。
但是庞大的数量给湖水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生活习性
除开客观条件,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性也是一个很大的方面。
地处高原地区的当地人主要以游牧为生,他们在家饲养的家畜多为牛羊。

庞大的羊群
在辽阔的高原大地上,奔放的汉子们驱赶牛羊,成就了他们粗犷的性格特征。
比起纤细的鱼肉,他们更喜欢大快朵颐地吃着羊肉牛肉,美美的喝上一口烈酒,享受豪爽的人生。
而且在藏族的很多地区,甚至有禁忌鱼肉的习惯。
按照当地的说法,鱼类是龙神的宠物,吃鱼肉就是对龙神的不敬。

龙神的画像
不过,当地人选择吃牛羊而不是鱼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辽阔的地理环境当中,居民每日外出劳作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体力,而牛羊肉是最容易也是最方便补充能量的肉类。
首先他们本身就是在圈养牛羊,要想吃一顿肉选择身边的动物是最方便的。
其次就是民族流传下来的习俗。
他们从小就是吃牛羊肉长大,这是一代又一代所传承下来的有关吃的文化传统,如今他们也不会摒弃这种习惯,选择一种他们不习惯的肉类。

舌尖上的牛羊肉
这就是地域的差异所造成的生活习性的不同,地处于高原地区的居民更多地选择以牛羊肉作为自己生活的主食,而不是去湖内捕捞鱼群。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以偏概全,说当地的居民从不在羊卓雍措捕捞鱼类。
实际上,在一些食物缺乏的季节,他们本身所储存的牛羊肉日渐亏空,而湖内的鱼肉成为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鱼肉只是不作为主食
而此时,他们会认为这是上天所给予的馈赠,怀抱着一种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