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那样 —— 中世纪欧洲对南亚香料的渴望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如今的印度尼西亚(下文简称:印尼)。
比起“香料之路”,人们对中国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熟悉度更高。虽然这是一个引人入胜且复杂的故事,但是“香料之路”在如今的印尼和世界人民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图源:《东印度群岛制图》)
从公元 7 世纪开始,印尼香料通过阿拉伯商人和中国商人从南亚运到中东和欧洲,换取他们的各自所需。
根据历史学家的说法,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海图和天文方面的进步。15 世纪 - 16 世纪,意大利的克里斯托弗 · 哥伦布和葡萄牙的瓦斯科 · 达伽马等欧洲探险家在“地理大发现”过程中不懈探索着香料的起源。
所以当我们回首往事,我们会发现欧洲人对印尼香料的痴迷确实是有原因的。
由于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结构是高度封建主义,人们的世界观都受制于宫廷、国王和贵族的世界观。如果一个人拥有昂贵的香料,他将被视为精英阶层的一部分。
当时的欧洲精英不仅用香料来保存食物,他们还将香料融入他们的生活方式,例如增强葡萄酒原本清淡的味道。香料的“强大力量”不知何故被文学、希腊神话和宗教作品所放大,使欧洲人渴望拥有香料,以作为社会阶级的象征。
对香料朝思暮想的欧洲商人最终于 16 世纪末和 17 世纪初抵达印尼,将肉豆蔻、丁香和胡椒带回欧洲大陆。